要闻快讯 上城要闻 上城发布 书记报道集 经济 人文 媒体聚焦 视频报道  民   政
时事快讯 上城矩阵 专题集萃 区长报道集 社会 法制 美丽上城 数字报纸  网上信访  网上办事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责任状承诺书 上城网违法与不良信息及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71—87828327,举报邮箱:scjb315@163.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关爱青少年行动专题  “文明出境游大讨论”专题  

当前位置
上城新闻网> 上城新闻> 外媒看上城
活态传承,让非遗不再“非常遗憾”
2014-10-14 09:39:06  来源: 杭州日报  

    提起非遗(全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少人脑海中会浮想到这样的画面:白发苍苍的老人,独守一门技艺,整日为“绝活儿”后继无人而烦忧……

    这种描述难免偏颇,但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部分非遗项目濒临消亡的窘境。

 省级非遗项目南宋官窑的瓷

  国家级非遗项目西湖绸伞

省级非遗项目吴越人家的布

  省级非遗项目奎元馆的面

 

王星记制扇技艺

【样本】 招徒半年,留住一人 牙雕技艺青黄不接

  叶声华正在店堂里雕刻一尊象牙佛像。记者 李忠 摄

    南宋御街一隅,“藏”着一间古色古香的茂源牙雕收藏馆。步入店中,一件件惟妙惟肖、精美绝伦的牙雕作品映入眼帘,而更令人惊叹的是林立于展柜间的各式奖杯。

    “这些奖杯大部分是儿子得的,他比我厉害。”收藏馆的主人、满头白发的牙雕老艺人叶声华难掩自豪之情。

    从17岁开始至今,叶声华的爱子叶萌14年来如一日,像父辈那般,传承、守护着传统的牙雕工艺。他创作的作品曾连续两年在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上获得金奖。要知道,“百花奖”在工艺美术界,相当于电影界的奥斯卡。

    虽然在各大展会上屡有斩获,叶氏父子不得不面对牙雕技艺传承难的尴尬现实。

    放眼全国,从事牙雕技艺者1000多人,而浙江省不足20人。叶氏父子的茂源牙雕,是全杭州市唯一一家指定牙雕加工经营点。

    半年前,叶氏父子曾在店铺门口贴出告示:“诚招学徒,学习牙雕技艺,包吃住,有意向者详谈。”

    叶氏父子原想着中山中路这么好的地段,招个把人问题不大。结果出乎意料:半年下来,杭州本地人几乎“无人问津”,倒是外省的人不少。只是后来一打听,多数人打了退堂鼓。

    有嫌待遇低的。“学徒第一年每月1000元,一年后涨到1500元一个月。”

    有嫌干活苦,难出头。“一般要三至五年才能够掌握牙雕技艺,要想雕刻出真正的象牙艺术品,没有十年八年的努力是不行的。”

    鉴于“不招外省人”的祖训,最后只留下了一位年仅22岁的桐乡小伙子。

    除了招不到合适的人,茂源牙雕收藏馆生意冷清,招揽不来顾客。

    叶萌说,一方面,由于象牙原材料有严格的管控,另一方面,制作一件牙雕作品从设计到制作完成,历时三四个月,凝结了不少艺人的心血。所以,牙雕制品价格不菲,像他做的一尊20多厘米高的人物肖像要卖10万元以上。

    高昂的产品价格吓退了不少顾客。要知道,70多平方米的茂源牙雕收藏馆,一年各项开支加起来要15万元左右!

    “我们叶家从1954年便从事牙雕工艺。对牙雕,有着一份深深的情结。虽然现在困难很多,但还是会守着这个店做下去,不能让几千年的牙雕技艺毁在我们手上。”说完,叶声华老人又戴上老花镜,埋首专注手中的细活。

    【困境】缺人才,缺经费,缺场地 非遗传承遭遇“三重门”

    某种程度上,牙雕技艺的现状是目前很多非遗项目传承难的一个缩影。

    杭州市非遗中心专家库成员杨光宇告诉记者,保护非遗传统工艺,最关键的还是要保护真正在第一线的传承人。“杭州的非遗项目是全国数量最多的,但在保护上还有很多工作亟待开展。比如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人,像杭扇王星记中的当家产品‘三星牌’黑纸扇,现在极少有人能做了;张小泉剪刀中的嵌钢工艺,如今还有谁会做?”说到当今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现状,老先生语气里透着遗憾和忧虑。

    “现在学非遗传统工艺的越来越少,说到底还是个待遇问题,非遗的社会经济效益不好,生存很困难,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一线的技艺人,非常辛苦,工资却不高。此外,工作环境简陋、场地狭小限制了非遗的发展。比如利民服装厂房因为外迁,在核心区块缺少集展示、教学的基地。这些都需要政府在经济上给予支持。”杨光宇说。

    有关专家表示,很多非遗项目,因其制作方法的繁复、精巧,材质的独特、珍贵,只能手工制作,中间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制成一件作品往往历时几个月甚至几年。传统手工作坊式制作的作品精美绝伦,但也必然带来资金捉襟见肘、人才短缺、批量生产有难度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扼制非遗发展的普遍性难题。

【探路】因材施教,电影助力 浙派古琴焕发生机

浙派古琴

    吴山脚下,四宜路上,西湖琴社并不起眼,里面不时传出“叮叮咚咚”的古琴声。步入琴社,满目古琴、茶器、沉香,几个年轻人正静心练琴。

    除了一些专业演出和教学讲座外,浙派古琴第三代传人徐君跃,大多数时间守着他的西湖琴社,抚琴授业。

    徐君跃出身于古琴世家,祖父是浙派古琴开创者徐元白,曾与马一浮、张大千等人创作了《西泠话雨》、《海水天风操》等多首琴曲。其父徐匡华琴艺卓伦,为古琴在国际社会上的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徐君跃继承祖业,被评为浙江省非遗传承人,从事古琴打谱、新曲移植及古琴的演奏教学工作,成为新一代浙派古琴的领军人物。

    徐君跃坦言:很长一段时间,浙派古琴和现在很多民间技艺一样,在小范围内交流,后继乏人,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真正研习浙派古琴的只有区区十几人。

    浙派古琴的传承者们,决定换一种活法。

    成立于1986年的西湖琴社,每年都会结合传统节庆,在西湖边等地组织一系列的琴会,让阳春白雪的浙派古琴表演走近普罗大众。

    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古琴魅力,西湖琴社也不拘泥于过去收徒要求专业性的行规,降低了学琴门槛。

    对于一般的古琴爱好者,“平常只要花半个小时或者1个小时练琴就够,陶冶陶冶情操。”

    对于有悟性的专业琴者,“在指法、谱子、曲法等方面进行更系统性的教学,一般学个5年就有小成。”

    此外,一部电影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古琴魅力。

    2003年,张艺谋导演拍电影《英雄》,找到了徐匡华老人出演影片中的盲人琴师一角。

    电影中,无名和长空两大高手的棋亭对决令人印象深刻:天下着大雨,一袭白衣的盲人琴师在亭中独自抚琴,两大英雄精彩绝伦的意念之战也随着时而舒缓悠扬,时而紧张激越的古琴声展开。弦断之时,长空在这一瞬间被无名击中倒地,琴师拿起残琴离开棋亭……

    通过电影的刻画,原本默默无闻的浙派古琴大放异彩。此后,社会上掀起了“古琴学习热”,韩国、日本等外国人也慕名前来听琴、学琴。

    如今,浙派古琴薪火传承,桃李满天下。“专业琴师有上百人,古琴爱好者更数以万计。”对于目前浙派古琴的传承情况,徐君跃颇为满意。

    【纵深】活态传承,让非遗走出博物馆

  

  张小泉剪刀镶钢锻制技艺

    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数,杭州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入选省级非遗名录的项目数,杭州居全省之首。

    近年来,杭州坚持“活保护”理念,以“活态、活动、生活”为切入点,努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传承人,有创新性,有产业链,重新走入大众生活,实现了非遗文化生态的修复与传承。

    以上城为例,该区拥有各级非遗项目80个,其中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1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5项。论数量,在杭州各区县市名列前茅。更可贵的是,这些项目在当地并非垂垂老矣的“古董”,而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对于非遗产保护,如何延续其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挑选出来的项目并不只待在博物馆里陈列展示,而是走进了普罗大众的生活,实现了活态传承。”上城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潘守卫说。

    对于一些不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非遗项目,上城区鼓励闹市开店沾烟火气,在省市各重要博览会上进行宣传,传播非遗文化。比如,在1800多米长的河坊街上,胡庆余堂、叶种德堂、方回春堂、潘永泰棉花店、王星记扇子、张小泉剪刀……就集中了一大批传承的非遗技艺。

    潘守卫说,马上要举办的每年一度的吴山庙会,上城非遗项目将集中亮相,让杭州市民和中外游客再一次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还有一些非遗项目,则进行生产性保护,注入一定的市场元素,将其打造成特色产业,强化其“自我造血”功能。

    比如,朱炳仁创办的杭州金星铜集团公司,不仅传承了古老的铜雕文化,更让它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目前,他设计制作的铜脸盆、落水管漏斗已进入美国市场,成为抢手货,并且正与俄罗斯、印度、日本、加拿大等国洽谈合作意向。朱炳仁铜雕艺术馆还与国际组织合作,在企业内建立“亚洲铜业基地”,努力让濒临灭绝的作坊式铜产业,摇身变成跨国的“朝阳”产业。

    此外,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吴越人家蓝印花布等一批产业化基地正在上城“落地开花”。

    【微议】寻路

    缺人才、缺经费、缺创新……这些存在已久的问题困扰着不少非遗项目的传承人。

    很多人都在想办法、出主意:非遗走进社区、提高补贴经费、提供免税等优惠政策……

    所有的努力,无非是想让非遗不再“非常遗憾”。

    个人以为,民间技艺的传承,应持有更开放的心态。比如,招弟子可降低些门槛,打破“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民间技艺。对于技艺本身,也应放低身段,不要总守着手工制作、技术精湛等优势不放,而是多生产一些群众喜爱、适合市场销路的“产品”。只有销路好了,传承人的日子过滋润了,才谈得上更好的传承、发展。

    源有活水,才能保持一渠清澈;广植艳花,才能传出十里芳香。从浙派古琴、铜雕艺术等的传承经历来看,增加本身活力,拉近与生活的距离,才是长远发展之道。

 

作者: 实习生 臧一平 林雅记者 毛长久 通讯员 徐敏  编辑:沈琳茜
上一篇: 给老人做午饭表演节目 馒头山社区来了一群热心学生
 【相关阅读】
上城视频 更多>>
上城新闻20170508总第406 ...
上城新闻20170424总第405 ...
上城新闻20170417总第404 ...
上城新闻20170410总第403 ...
上城要闻 更多>>
上城助力湖北鹤峰茶叶香飘世界
· 我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资源整合又 ...
· 区公安分局党委看望慰问坚守岗位 ...
· 区直机关工委召开贯彻“三联三领 ...
· 我区打击拒执罪领导小组第一次例 ...
· 我区举办文化创意产业培训班
媒体聚焦 更多>>
创新设计 智造未来
都市快报 | 上城首个心理服务工作室 5 ...
杭州日报 | 上城机关干部乐当“店小二” ...
杭州日报 | 晾衣竿里的为民细节
杭州日报 | 首届全国社区工作大讲堂在上 ...
杭州日报 | 南宋旅游年,上城牵手开封共 ...
美丽上城 更多>>
热情好客的苗家儿女 ...
西江千户苗寨
热闹的雷山苗年
红色赞歌 生日祝福 ...

联系电话:0571-87812128 E-mail:hangzhousc@163.com 2006-2007 © hzsc.hangzhou.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浙ICP备06036999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00号上城区新闻报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