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快讯 上城要闻 上城发布 书记报道集 经济 人文 媒体聚焦 视频报道  民   政
时事快讯 上城矩阵 专题集萃 区长报道集 社会 法制 美丽上城 数字报纸  网上信访  网上办事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责任状承诺书 上城网违法与不良信息及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71—87828327,举报邮箱:scjb315@163.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关爱青少年行动专题  “文明出境游大讨论”专题  

当前位置
上城新闻网> 人文
南宋遗韵浙派古琴 重焕生机觅知音
南宋遗韵浙派古琴 重焕生机觅知音
2015-03-20 09:34:18  来源: 上城报  

徐匡华与宋景濂演奏《思贤操》

浙派古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徐晓英在表演中。

浙派古琴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徐君跃在演奏。

编者按:上城是杭州市的老城区,南宋时皇城于杭城南郊,习惯以南边为上,区名由此而得。从某种意义上说,上城的历史就是古都杭州的历史。自隋唐以来,这里商贾云集,官衙毗邻,名贤辈出,以繁华而著称。悠久的历史为上城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

2008年以来,上城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取得了出色成绩,共上报各类线索3010条。迄今为止,全区共有五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8项,其中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名录17项目,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保护上城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报将撷取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让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一方面的情况,并且积极投身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中来。

古琴,是我国一种十分古老的丝弦乐器,又称“琴”或者“七弦琴”,一般认为已有两千四百余年历史了。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古琴艺术”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古琴艺术的一个分支,“浙派古琴艺术”亦于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南宋遗韵盛衰史

浙派古琴艺术是个什么概念?学术界目前还有一些不同看法,一指形成于南宋,以郭楚望为代表的古琴流派。这个流派在当年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一般认为这个流派大概沿袭至清末就渐趋灭绝。另一种观点认为南宋的浙派并未灭绝。民国以来,以徐元白为代表的古琴流派同样引人瞩目。他们继承了昔日浙派的传统而又博采众家之长,有所发展,形成了颇具影响的新浙派,绵延至今。有人认为,新浙派是继承了昔日浙派传统的。这个学术问题,不必急于定论,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我们先说一说南宋的浙派古琴。形成于南宋末年的浙派古琴,以临安(即今之杭州)为中心,历经元、明两代。直至清代逐渐衰微下来。其历史跨度之长,对当时琴界影响之大,乃至对后世琴乐影响之深远,均为琴史所罕见,在谈及浙派古琴时,不得不谈到该派的奠基人郭楚望。

郭楚望,浙江永嘉人(今丽水),南宋景定、咸淳年间(1260-1274)以琴艺闻名于天下。他在张岩家做门客期间,继承并整理了韩侂胄祖传古谱。韩、张因主张抗击侵略,收复失地,反对程朱理学等而被黜。郭楚望深感政局腐败,犹如云雾蔽山,创作了著名琴曲《潇湘水云》,又有《秋鸿》、《飞鸣吟》、《泛沧浪》、《春雨》等作品。刘志芳(浙江天台人)是郭楚望的学生,他继承了老师的琴学,创作了《忘机曲》(即后来的《鸥鹭忘机》)、《吴江吟》等,并传其琴艺于毛敏仲、徐天民等。这样,“浙派古琴”才正式形成。当年的浙派琴师可谓人才济济,仅存见于文献的就有四十余人,代表者有宋代末期的刘志芳、毛敏仲、徐天民、杨缵,元代的袁桷、金如砺、宋尹文,明代的徐和仲、张助和黄献等。

浙派琴曲音袅袅

浙派的琴曲有曲体、指法、演奏三个方面特点。

在“曲体”方面,浙派大中型作品中有一个明显特点,即曲终前有渐慢的提示,所用的谱字有如下几种:“入慢”、“渐慢-入慢”、“渐慢-正慢”等。另一个特点就是广泛使用泛音段。“泛音”一般被琴人誉为“泛音空灵,像天”,形成余音袅袅、耐人寻味的效果。

在“指法”方面,纵览浙派诸谱所收之琴曲,散音、按弹音的运用明显多于走音、滑音、颤音,这与早期琴曲注重右手指法的特点是分不开的,由此产生“声多韵少”。

在“演奏”方面,以浙派第五代传人徐梦吉(徐和仲的父亲)的《弹琴启蒙》为例:“声完绰注须从远,音歇飞吟始用之。弹欲断弦方得妙,按令入木乃称奇。轻重疾徐蒙接应,撞猱行走怪支离。人能默会其中意,旨趣虽深可尽知。”

从这“八句口诀”中,可大致看出浙派古琴的演奏,讲究“清微淡远”,讲究“强烈力度”,讲究“入木三分”,讲究“轻重疾徐”,反对乐句上的“支离破碎”等。

徐氏家族传音韵

一般以为,浙派古琴“绝于清际”,但我们又看到,明清之际,在江浙一带兴起了明代的虞山派、绍兴派和清代的广陵派等,这些流派,或多或少都受过浙派古琴的影响。如浙派第五代传人徐梦吉就在常熟教过书,绍兴派代表人物张岱“日聚海内胜流”,这其中必有浙派琴人。广陵派代表人物徐祺,广泛研究各家各派的传谱,积三十多年,编成《五知斋琴谱》,虽以熟派(即虞山派)为主,这其中也必有浙派的深刻影响。所以,完全说浙派古琴“绝于清际并不妥当,而只能说,浙派古琴的精髓,在明清之际,渐渐流向了虞山派、绍兴派、广陵派,逐渐被虞山派、绍兴派、广陵派等吸收和融化,而一直影响到近现代的琴人、琴曲、琴论之中。

徐元白(1893-1957)则是新浙派的代表人物。徐元白原籍浙江海门百口井,早年参加北伐,投身政界,在各地游宦期间,结识了不少昔日的古琴名家,深受他们的影响。1946年定居杭州,在雷峰塔下的“半角山房”组建西湖月会,又称“蝴蝶会”,谐音“壶碟”。参加者一壶一碟,清心寡欲,弹琴自娱,成员均为昔日社会名流,与马一浮、张宗祥、徐映璞等人交往甚密。

徐元白之子徐匡华继承乃父衣钵,家住杭州南山路勾山里17号,现属于上城区清波街道。他所创立的西湖琴社,就常常在这座石库门房子里举行。大概正是这样一些缘由,使得“浙派古琴”与上城区结下了不解之缘。

新浙派的代表人物徐元白著有《天风琴谱》,由他创作改编的琴曲《思贤操》、《泣颜回》、《西泠话语》、《海水天风操》、《浮槎》等,在琴界颇具影响。在传艺授琴之余,他还亲自动手造琴五十余张,并创制“徐氏式琴”,在业界受到推崇。他的琴艺高超,20世纪30年代百代公司就为其录制了古琴曲《高山流水》、《潇湘水云》、《普庵咒》、《平沙落雁》等唱片,广为流传,成为昔日的流行。1956年全国民乐比赛,他的演奏获优秀奖。同年应中央音乐学院邀请,录制了一批古琴曲,部分琴曲又经人整理成五线谱,在《古琴曲集》发表。徐元白在当年全国古琴界的地位由此可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徐元白之子徐匡华继承父业,徐匡华之子徐君跃又继承祖业。一家三代,都是古琴名家,薪火相传至今,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在新浙派中,徐元白同时代的名师还有张味真(1887-1967),他与徐元白共同发起西湖月会,功不可没。曾修订过《渔歌》、《梅花三弄》等琴曲,曾任北京大学音研会导师,一度担任中国音协浙江分会副主席。从民国时代起,一直沿袭到20世纪下半叶,还有徐文镜、姚丙炎、黄雪辉、徐匡华、徐晓英、郑云飞、徐君跃、高醒华等古琴名家,他们主要活跃在杭州,与新浙派代表性人物一起,共同撑起了这样一个灿烂的星空。

这中间,徐晓英、郑云飞被文化部评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徐君跃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高醒华被评为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整理古曲遗后人

浙派古琴的保护和弘扬,近年来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整理先辈遗著、遗稿,为古琴曲打谱、录制古琴碟片,参加各种琴会演出,在青少年中培养接班人等一系列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这里有一个插曲也值得一提,许多人都看过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当时徐匡华老先生应邀在影片中饰演盲人琴师。影片中那段悠扬古朴的琴乐,就是徐匡华亲自演奏的。亿万观众在影片中两大高手棋亭对决的精彩片段中又一次欣赏到了神奇的古琴音乐,十分过瘾。

2012年11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西湖琴会,让杭州市民再一次欣赏到了古琴的优雅韵味。全国一流的古琴名家,与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院校的青年学子一起切磋,交流古琴演奏以及打谱的心得体会。龚一、丁承运两位名家的现场表演和讲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据悉,中国琴会有意在国内众多城市中挑选一个,授予“古琴之都”的称号,杭州作为“浙派古琴”的发源地,也将积极参与这一活动。

作者:   编辑:张泽媛
上一篇: 上城三月,奔赴一场花的盛宴
 【相关阅读】
上城视频 更多>>
上城新闻20170320总第401 ...
上城新闻20170313总第400 ...
上城新闻20170306总第399 ...
上城新闻20170227总第398 ...
上城要闻 更多>>
区直机关工委吹响“三联三领、三学三争”集结号
· 区工商联荣获2017年度宣传思 ...
· 3月15日起我区第二类疫苗实行 ...
· 区编委办多措并举抓党风廉政建设 ...
· 我区2个项目获浙江省扶持体育发 ...
· 区直机关工委推进“三联三领”落 ...
媒体聚焦 更多>>
从头开始 送上祝福
浙江日报 | 上城区打造十分钟健康服务圈 ...
杭州日报 | 赵一德调研南宋御街遗址陈列 ...
上城报 | 上城汇聚各方力量抓好“关键 ...
杭州日报 | “E·智”同心荟揭牌
上城报 | “她TA共同体” 聚巾帼力 ...
美丽上城 更多>>
热情好客的苗家儿女 ...
西江千户苗寨
热闹的雷山苗年
红色赞歌 生日祝福 ...

联系电话:0571-87812128 E-mail:hangzhousc@163.com 2006-2007 © hzsc.hangzhou.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浙ICP备06036999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00号上城区新闻报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