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要说到非遗“家底”最厚实的,大概要属上城区了。叶种德中药堂、奎元馆、胡庆余堂、方回春堂、王星记、张小泉剪刀……随口荡荡,有长长的一串。
据统计,上城区现有五级非遗保护名录88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1人。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上城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非遗线索申报与核查工作,9位非遗普查员走街串巷走访传承人,并于近日捧出了最新的非遗核查报告。
“潘永泰”,开在河坊街113号,是杭州仅存的老字号弹棉花店。
很多老杭州人都有“潘永泰”情结,甚至有种说法:老杭州人家里,肯定有一床棉被的棉花是在“潘永泰”弹的。
“潘永泰”店不大,十来个平方米,中间摆着一张平整的木板床,一台老式木质弹棉花机,隔板上整齐地堆放着翻好的棉被。
那种有节奏的“崩崩”声,在这条街上已经回响了数十年,前不久戛然而止。
7月6日上午,棉花店的第三代掌门人、省级非遗技艺潘文彪老人作古,享年80岁。
忧
“潘永泰”传承人过世,百年技艺恐失传
昨天,记者来到河坊街113号,只见古朴的“潘永泰号”店招下面,木质门板开了一扇小门。望过去,潘文彪老人的妻子正与友人坐在阴凉处,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屋内,摆放着肃穆的花圈和潘文彪老人的遗像。
当问明记者来意,潘文彪的妻子很平静地向记者追述老伴的前生往事。
“潘永泰”这个招牌,是潘文彪的父亲潘统印创立的。早在1989年也就是清光绪二十四年,潘文彪的爷爷已经是四处弹棉花的小贩,继而开办了弹棉铺,父传子、子传孙这样延续下来。
潘文彪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不满周岁的时候,父母就背着他踩弹花机。1961年,年轻的潘文彪被分配到江西工作时,突然接到了一封父亲病危的家书,要他接手祖传的棉花店。就这样,潘文彪拿着离职证明回到了杭州,成为“潘永泰”棉花店的新掌门人,一做就是50多年。
1984年,“潘永泰”移址河坊街,老两口为此花了近万元。
“老头子生前本想将这门手艺传承给儿女,可惜儿子有自己的工作,女儿虽学会了但因为腰不好,只好放弃。我们也找过帮工,可熟练的帮工一开口就要两三千的工资,还要包吃包住,我们吃不消。”
潘文彪的妻子说,老伴走了,今后“潘永泰”还会继续营业,但不再弹棉花了,只做定做棉花被的生意。
“潘永泰弹棉花的百年技艺有失传的可能。”跟潘文彪老人熟识的上城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潘守卫不无忧虑地说。
据介绍,潘文彪老人熟练掌握弹棉花的所有路数,特别是在棉胎压图案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连环、双喜、花鸟和麒麟等都做得非常到位。
憾
21位了解或掌握非遗技艺的人相继去世
上城区上一次的非遗普查,要追溯到2008年。此次核查发现,跟7年前相比,很多民间技艺的传承人年事已高,有的甚至已过世,不少非遗技艺后继乏人濒临失传。
除了潘文彪这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去世外,此次核查根据2008年非遗普查的线索,发现有21位了解或掌握这些技艺的人已相继去世。
还有不少传承人年事已高、身体有恙,无法继续从事非遗技艺传承。比如,家住梅花碑社区从事剪纸技艺的朱玉冈老人,今年已101岁高龄;浙派古琴传承人郑云飞老人已80多岁,去年身体不好住进了医院……
此外,还有不少非遗传承人外迁联系不上,或是干脆改行。比如,从事桃木挂件制作技艺的金泽成、竹雕技艺传承人刘建利、木偶制作技艺传承人李福有等等。
“后继乏人的问题成为当下非遗保护的重中之重。”潘守卫说。
喜
油纸伞制作、木桶制作技艺被“挖”出来
有遗憾也有惊喜,在这次核查中,一些身怀绝技的民间高手被挖了出来。
家住上城区乌龙巷的吴志根老人,拿手绝活是制作油纸伞。据说,杭州伞厂制作的主要是钢骨伞,懂油纸伞技艺的艺人也屈指可数。
吴大伯12岁开始制作油纸伞,曾在卖鱼桥附近的振和伞店做过学徒。退休在家的吴大伯闲不住,时常利用毛竹、桃花纸、台钻、砂轮机、台虎钳等工具制作形态各异的油纸伞。
戚建飞在中山南路上开了一家制作木桶、木盆的作坊,生意兴隆。戚师傅从18岁开始跟爷爷学做木工活,跟木头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从选材、锯板、刨光,到打箍、上油灰、涂漆,每道工序都是纯手工打造。
另一个好消息是,这些年河坊街在国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各地的民间艺人纷纷涌到这里。据核查,河坊街上,集中了60多种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技艺,其中包括了龙泉宝剑、苏绣、鲁绣等。
据介绍,这些项目都是民间艺人们的绝活,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都足以入选非遗名录。但一些项目或其传承人在杭的年份不足,还有一些传承人不能讲出其传承谱系,在传承的完整性方面有待考证。
“活在当下”是对非遗最好的保护
王俊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人,一要有人传承,二要有人使用。不过,杭州非遗的现状并不乐观。一些老手艺人逐渐离去,健在的普遍年事已高,后继乏人成为非遗传承的最大问题。
另一方面,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已走进了历史深处。很多老杭州人家里都有一床“潘永泰”的棉被,但现在,还有几个人会去弹棉花店弹棉被?
有需求,才有旺盛的生命力。要保护、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们继续存在于人们的生活里。老工艺、老字号,不妨借助现代科技和市场化手段,和大众的现实生活重新对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到它们了,传承的基础自然就扎实了。对于非遗的传承,还应当注入现代教育理念,把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非遗“活在当下”,才是对非遗最好的保护。
对策
南宋御街开出第一家非遗体验馆
“非遗不应当是封存在角落里的文物,而应该是展示杭城文化的窗口。”据潘守卫介绍,在非遗保护、传承上,上城区有新的行动。
去年底,该区在中山中路39号开出了“一新坊”,这是南宋御街上第一家非遗体验馆。
“一新坊”二楼设有非遗文化创意工作室,提供非遗项目过江布染织、陶艺、版画等手工技艺制作体验。在导师指导下研习者可以在此亲自体验非遗个性礼品制作、休闲品茶,推广非遗衍生产品。
再比如,湖滨街道东平巷社区开出了杭州首个民俗文化科普馆,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类非遗项目的展示活动。
上城区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同时考虑将非遗技艺纳入地方课程中。
此外,该区还有一些设想。比如,制作“非遗地图”,手绘全区的非遗项目体验点,同时放到网上,市民点进去看一目了然;在非遗项目体验点的门口放一个二维码,拿手机扫一扫,有关非遗项目体验点的交通出行方式、技艺特色、传承人信息等一览无余。
同时,该区考虑打造一个非遗展示中心,通过短片、图画、实物等向市民游客展示上城区的非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