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快讯 上城要闻 上城发布 书记报道集 经济 人文 媒体聚焦 视频报道  民   政
时事快讯 上城矩阵 专题集萃 区长报道集 社会 法制 美丽上城 数字报纸  网上信访  网上办事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责任状承诺书 上城网违法与不良信息及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71—87828327,举报邮箱:scjb315@163.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关爱青少年行动专题  “文明出境游大讨论”专题  

当前位置
上城新闻网> 上城新闻> 外媒看上城
河坊街上那个“棉花嗲嗲”走了
大热天的,有人赶来扛走一床8斤重的厚棉被
2015-07-31 10:25:14  来源: 都市快报  

8斤重的纯手工棉花被 摄影 朱丹阳

“棉花嗲嗲”潘文彪 图片由其子潘肃剑提供

河坊街113号的“潘永泰号” 摄影 朱丹阳

1961年夏天,一封从杭州发往江西柘林、父亲病危告急的家书,改变了一个叫潘文彪的水力发电工程所办公室文员一生的命运。这个急忙跳上火车赶回浙江的杭州小伙,毕业于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外表清秀、文质彬彬的他,原本打算左手握笔、右手算盘,在发电所这个铁饭碗岗位上待一辈子。然而,病榻上的父亲留下一句遗愿:“我和你爷爷都弹了一辈子棉花,以后这家店就交给你了,无论如何都要开下去”。那年7月27日,潘文彪含着眼泪回江西办理离职手续。在当时,个人主动离职是很稀罕的事,整个单位都惊动了。从人事处拿到敲着红印的离职证明后,潘文彪小心翼翼地叠拢藏好。

一藏就是一辈子,今年7月6日,位于杭州河坊街113号的“潘永泰”弹棉花店第三代掌门去世,他就是潘文彪,享年80岁,那张离职证明依然完好地保管在床头。为了父亲临终前的一句承诺,潘文彪这一守,真的守了整整半个世纪。一弯弹弓、一张磨盘、一个弹花槌和一条牵纱篾,他站在弹床前,54年就这样过去了。记者 潘卓盈

老杭州人家里都有一床“潘永泰”棉花被 他守了弹床半个多世纪

上点年纪的老杭州人,都熟悉“潘永泰号”,甚至有人说每个老杭州人家里都有过一床来自“潘永泰”的棉花被,有人小时候在上面尿过床,有人长大了带着它出嫁。潘老去世的消息,让很多老杭州人唏嘘不已,“杭州最后一家弹棉花店的老人走了”。

潘家棉花店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潘文彪的爷爷开始走街串巷弹棉花。1919年,潘文彪的父亲潘统印也随之在江苏宜兴、浙江湖州等地奔走谋生,后来终于落脚杭州,1946年创立“潘永泰号”,寓意“永葆伟业济沧海,泰和温馨送人间”。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坊街上有过7家规模较大的棉花店,而杭州城经“棉花同业公会”登记的就有200多家。这些店铺经历风雨,逐渐衰落、消失,“潘永泰”是杭州硕果仅存的一家老字号棉花店。2010年,全国重新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有800家,潘永泰不仅是唯一一家个体户,也是全国最“年轻”的中华老字号。2008年被杭州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到清河坊逛过街的年轻人,也一定对这家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的小小弹棉花店有印象。经过方回春堂,再走两步,就会看到一家与整条街格格不入的老式旧铺。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爷爷常年在那里,用木槌敲击弓弦,棉絮翻飞,“嘭嘭嘭”的弹弓声好像让你穿越回童年。这个场景对很多姑娘小伙来说都有些新奇,尤其是外国游客,他们常常要求和正在弹棉花的潘文彪合影,他也不生气,每回都乐呵呵地配合。

“我老爸就这点乐趣,弹弹棉花,看到别人给他拍照,就能乐一整天。从懂事开始,除了春节休息几天,就没见我爸离开过棉花店。他也没别的爱好,就是歇下来读读报纸看看新闻,看到好的段落和句子,全都摘录下来,偶尔还写点小文章。”潘文彪的儿子潘肃剑和我们坐在由棉花店铺临时改成的灵堂前回忆父亲。

整间店铺只有15个平方米,逼仄得最多只能塞下一张弹床。为了腾出祭拜的地方,那张弹床靠墙竖了起来,花圈、供台和潘文彪的遗像紧挨着床,就好像他终于躺在这张自己弹了一辈子的棉花弹床上。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五六份他爱读的报纸,有杭州本地的都市报,也有《参考消息》之类的报纸。

“棉花嗲嗲”一天只做5条棉被 一听到儿子让他搬家就翻脸

河坊街113号这个店址,是潘文彪1984年买下的。因为弹棉花出了名,整条街的邻居都叫他“棉花嗲嗲(嗲嗲,杭州话里爷爷的意思)”,管他老婆叫“棉花奶奶”。这是最老式的“前店后坊”格局,临街的一间做生意,后面是小厨房,楼上还有两个房间。这种老屋有个问题,没有建排污管,也就是无法安装厕所,上卫生间只能用痰盂。“所以,邻居统统都搬走了,如今沿街留下的原住民就只有我爸妈一家。我们做晚辈的,也几次劝他搬到能用卫生间的房子,老爷子一听就翻脸,非得说要守着这个店。”

河坊街的老邻居们也不止一次劝他:“棉花嗲嗲,你那么辛苦做啥,这个店铺坐地起价,60万一年的房租,只要挂块牌子出去,一个上午就能踏破门槛,你还弹什么棉花,连五分之一都赚不到?”一听到这话,看着文文气气的潘文彪立马吹胡子瞪眼睛,要和你绝交,到后来谁也不敢当面这么说了。

今年66岁的曹阿姨,和潘文彪夫妇在河坊街做了几十年邻居,前几年随孩子搬到下沙居住。提到这个固执的“棉花嗲嗲”,她一直叹可惜:“这样的人,这个时代真的少有了。我们都说他是为了棉花而生,血管里肯定流的都是棉花。一辈子一门心思就知道做他的棉花胎。”曹阿姨记得,以前很多老邻居都爱跑去潘家棉花店坐坐,聊天,可很少见到潘文彪走出来串门,“他好像永远只知道弹棉花,吃两口饭,又继续弹。一点都不像个杭州佬,你晓得不,杭州人都很想得通的,吃吃逛逛,哪有像他这样子认真干到80岁的。”

在曹阿姨眼里,潘文彪的“死脑筋”还在于整天赶顾客。“这个棉花嗲嗲,我光看着,就不知道被他赶跑了多少生意。给自己定了一天只做5条棉被的规矩,再多,就算你排在店门口求他,也不会接的,我们老邻居想开后门也不行。问他为什么,就一句,做多了谁保证质量啊。”

“潘永泰”店铺对门的龙井茶店老板小陈,记得“棉花嗲嗲”临走前三个月还出现在弹床前,笑呵呵地磨盘,“我们都是亲眼看着潘老怎么把棉花变成棉花被的,信得过,结婚、生子、平常日用的棉被,统统都在他家买。”

因为服丧,“潘永泰”号店铺这些天只开了一扇小门。采访期间,不时有熟客找上门。一位从庆春广场过来的大伯,几次犹豫着在屋外看看,不敢进来,“听说潘老过世,还以为这家店也不开了,着急过来看看。”大热天,他一个人跑来扛走了一条8斤重的厚棉被。

这种传统弹棉花工艺快消亡了 “潘永泰”还会继续开下去吗?

为什么“潘永泰”这么出名?一床全手工弹制棉花被,要经过32道工序,全部纯手工制作,打松、花弓弹等技艺,正是中国传统棉胎手工制作工艺的精华所在。不论5公斤大棉被,还是8两婴儿被,都厚薄均匀,尺寸准确,四角坚挺对齐。但是,这种最老底子的传统弹棉花工艺,现在几乎已经消亡了。

54年后的夏天,潘文彪的儿子潘肃剑,同样面临着父亲当年的抉择,“潘永泰”号要不要子承父业,继续开下去?因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虽然潘肃剑和姐姐潘柳萍都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父亲的弹棉花手艺,但潘肃剑自己开了一家文化工作室,有自己的工作,而姐姐虽然退休,但年纪也大了,不可能一直撑下去。

“我爸带徒弟有个原则,起码得学满三年,但弹棉花这种微利行当,谁吃得消在棉花堆里熬三年,很多人没学完就跑了。”潘肃剑说,“父亲临终前的心愿就是,要把‘潘永泰’的牌子保存下去。我答应他,这家店我们会永远开下去,不能让老字号的技艺砸在我们这一辈手上。”潘肃剑还经常会帮政府拍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照片和影像,“小时候从来不明白父亲做的事,一到铺子里,满身都是棉花絮,跑出去和同学玩都觉得不好意思,就想着早点逃离。现在工作常接触到各种非遗,和很多老的手工技艺人聊天,才渐渐理解父亲的决定和坚持。”

潘文彪的离世,让上城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潘守卫很感慨:“这样的非遗技艺,如果我们再不好好加以传承保护,真的有面临失传的可能。”在上个月刚刚结束的上城区非遗线索申报和核查中,已经发现有21位了解或掌握这些技艺的人相继去世,“更多的是,不少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从事技艺工作,非常可惜。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想办法补救,比如钱塘江边有一位掌握人工潮汐测量技艺的老人,85岁高龄没有传人,我们就找了两位愿意学这门技艺的年轻人每天跟在他后面学习。”

数世间事惟温暖宽舒怀抱,愿天下人以真情传承文明——这是贴在潘永泰店铺大门口的两句对联,既是对古老弹棉花行业的期许,也是对非遗传承保护的映照。那些老底子的技艺曾经带给我们温暖和记忆,愿时光匆匆不会辜负和抛弃这些曾经出现过的文明。

作者:   编辑:甘莎莎
上一篇: 上城区试点清洁直运 “互联网+”模式
 【相关阅读】
上城视频 更多>>
上城新闻20170508总第406 ...
上城新闻20170424总第405 ...
上城新闻20170417总第404 ...
上城新闻20170410总第403 ...
上城要闻 更多>>
上城助力湖北鹤峰茶叶香飘世界
· 我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资源整合又 ...
· 区公安分局党委看望慰问坚守岗位 ...
· 区直机关工委召开贯彻“三联三领 ...
· 我区打击拒执罪领导小组第一次例 ...
· 我区举办文化创意产业培训班
媒体聚焦 更多>>
创新设计 智造未来
都市快报 | 上城首个心理服务工作室 5 ...
杭州日报 | 上城机关干部乐当“店小二” ...
杭州日报 | 晾衣竿里的为民细节
杭州日报 | 首届全国社区工作大讲堂在上 ...
杭州日报 | 南宋旅游年,上城牵手开封共 ...
美丽上城 更多>>
热情好客的苗家儿女 ...
西江千户苗寨
热闹的雷山苗年
红色赞歌 生日祝福 ...

联系电话:0571-87812128 E-mail:hangzhousc@163.com 2006-2007 © hzsc.hangzhou.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浙ICP备06036999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00号上城区新闻报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