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快讯 上城要闻 上城发布 书记报道集 经济 人文 媒体聚焦 视频报道  民   政
时事快讯 上城矩阵 专题集萃 区长报道集 社会 法制 美丽上城 数字报纸  网上信访  网上办事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责任状承诺书 上城网违法与不良信息及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71—87828327,举报邮箱:scjb315@163.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关爱青少年行动专题  “文明出境游大讨论”专题  

当前位置
上城新闻网> 上城新闻> 外媒看上城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2018-01-16 14:58:09  来源: 杭州日报  

陈浩,一位80后党员干部,一个普通的社区主任,百分百的基层工作者。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甘于奉献、扎实苦干,在平凡中孕育伟大。

2017年12月28日上午,市委举行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一德在看望家属时说,陈浩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用执着的追求和辛勤的汗水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感谢你们为党培养了一位优秀的干部。

赵一德指出,杭州是一座充满温度的“善城”,虽然陈浩同志离开了我们,但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最美精神”注入了新内涵、树立了新标杆,必将激励我们团结拼搏、砥砺奋进。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向陈浩同志学习活动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紧密结合起来,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先进、见行动、比奉献。

用心温暖群众 把爱倾注社区

邹紫娟

我是陈浩同志的生前同事。9月23日,接到电话说“陈浩走了”,我反问“他去哪儿了”,当得知是“人没了”,我一下子懵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顿时泪流满面。前一晚与他一起离开办公室,在801路公交车站告别时,他笑着挥挥手说“书记再见”,没想到就这样再也不见了。

这些日子,回忆与陈浩同志朝夕相处的570个日日夜夜,一幕幕情景浮现在眼前。

他很执着,认准了就要做好

记得那是2016年3月,我刚刚调到上羊市街社区工作,初见陈浩时,感觉他就是一个阳光俊朗的大男孩。我与他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望江路农贸市场周边环境“脏乱差”整治,这是一个十几年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当大家一起商量对策时,他主动请缨说“书记,这件事情交给我吧,我一定会做好。”

虽然他这么说,但我心里还是不放心,可是他后面的行动让我对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那时候,每天天不亮,他就早早地跑去农贸市场了解情况。

有一次整治“僵尸车”,他被蛮横的经营户推倒在地,他毫不在意,站起来拍拍衣裤继续做工作。我替他委屈,可他却反过来安慰我说:“书记,我们是在为居民做好事,站得住脚,一定会做成!”看着他眼神坚定、信心满满的样子,我打心底里觉得他身上散发着党性的光辉、党员的力量,也很庆幸有这么一位好伙伴、好搭档。正是他前前后后忙活了8个月,最终农贸市场周边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的现象消失了,绿化带里如山高的堆积物不见了,堵在消防通道的“僵尸车”移走了,市场周边的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变,老百姓跷起了大拇指,夸我们这届新班子办了一件大实事。这其中的艰辛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可是他从来没有叫过一次苦,喊过一次累,打过一次退堂鼓。

他很敬业,再苦再累不抱怨

从做社区工作的第一天起,他就把这份工作当成一项事业,用青春去书写。这份初心,不管是换了多少社区、多少岗位,都没有一丝改变。社区工作很繁琐、也很紧急,往往是半夜一个电话,就要马上赶到。陈浩家离社区最近,只要有需要,他总是第一个赶到,就算是休息时间,也没有半句怨言。在拆除袁井巷顶楼违建雨篷过程中,没想到一天夜里下起大雨,冯师傅家漏水严重。陈浩得知后,马上赶到社区,扛起十几斤重的大油布,一口气跑到冯师傅家,他踩着打滑的梯子爬上屋顶,顶着大风盖油布。因为担心雨大,他仍然留下来盯了半个小时,发现有渗漏后,就一次次爬上屋顶,一点点捋平油布边缘……等离开时已是夜间11点多。第二天一大早,冯师傅就往社区跑,说是来看看陈浩有没有感冒,又带头付清违建垃圾清运费,还说:“我认陈浩,他是真心为我们着想”。

得到居民们的信任和拥护,陈浩的干劲更足了。为了防控登革热,他发动居民清理垃圾;为了金狮苑8幢水管改造,他前前后后8次奔波、协调,让居民喝上了放心水……社区工作是一份特殊的职业,付出往往大于收获,7年多2244个日子,在社工岗位上,他尽心尽责、无怨无悔,这就是他对社区工作的一份情怀、对居民群众的一片真情。

他很担当,急事难事冲在前

“要讲对工作认真、上心,谁都比不上陈浩。” 说起陈浩,我是满满的骄傲。我们上羊市街社区是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的诞生地,也是当前社区治理创新的标杆,陈浩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既然让我上了,那我就拼吧”。这是他被任命为公共服务站站长时向大家表的决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记得在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期间,一些居民对外立面整治意见不一致。那段时间,他几乎24小时吃住在社区,不分白天黑夜,挨家挨户上门做居民思想工作;还针对一些重点户实行个案跟踪,从帮助居民跑腿、修楼道灯到接送小孩放学,终于打动了居民,保障了这项工作的按期完成。

在陈浩去世前的30多个小时,他爬了50多层楼,走访了90多户居民和4家酒店公寓,组织了一场便民服务,联系协调了一项截污纳管工程,敲定了一项电梯改造计划,分发了500多份消杀药剂和宣传资料,调解了两起邻里纠纷。大家都说“虽然陈浩年纪比我们小,但是我们对他就是服气。”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同事的尊重和居民的肯定,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

他很暖心,点点滴滴记心头

有人说社区工作是个“良心活”,要干好不容易,能获得居民肯定更难。2015年底,因气温骤降,金狮苑11幢水管爆裂,居民家里无水可用,独居老人包奶奶,一时间生活用水发生了困难,陈浩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先后从社区拎7桶水到包奶奶家中,一拎就是一个星期。在第五天,包奶奶心疼地拉着他的手说:“小陈啊,我孙女和你同岁。她在家里,我们可是一个碗也舍不得她洗。你这么做,我真是过意不去”。

浩浩,你走了,虽然你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你心爱的岗位,离开了你一直热爱的社区,但你心系群众、甘于奉献、认真负责、扎实苦干的精神品质,一直会扎根在我们心中。你放心,金狮苑11幢的电梯改造、小区地下水管的更新、邻里值班室的提升改造等等,这些你还来不及兑现的承诺,我们会替你完成。

陈浩,你一路走好,我们会永远记得你!

青春无悔

郭子渊

我叫郭子渊,陈浩是我的兄弟。我和他,相识于平凡琐碎的社工岗位上,相知于挥洒青春汗水的篮球场,相惜于并肩战斗的攻坚任务中。直到2017年9月23日,他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留给我的只有永远不会褪色的回忆。

我和陈浩的相识,开始于一段只有我和他才知道的故事。

2014年2月,我来到上城区紫阳街道十五奎巷社区,接手社区卫生工作。对于社区工作一无所知的我瞬间懵了,那时候,陈浩已经是太庙社区领导认可、居民信任的“老”卫生委员了。因此,碰到棘手问题,我总是跑到隔壁社区,远远地就喊着“浩哥、浩哥,帮个忙”。

“浩哥,垃圾分类报表,怎么弄?”

“浩哥,下周五水共治活动怎么搞?”

“浩哥,我这里厨房垃圾袋发完了,向你借两包。”

比我还要小两个月的他,对一声“浩哥”的称呼很受用,不会觉得我烦也从不藏私,耐心细致地为我解答,手把手教我业务工作,还时不时地和我分享他的社区工作经验,教我社区工作的技巧。

后来,我对社区工作的业务逐渐上手,也变成独当一面的社工骨干,请教陈浩的情况变少了,但我们的交流没有断,反而更深、更多了。每当我在工作中遭遇挫折,心中出现迷茫、彷徨,甚至想要放弃社工这份职业的时候,我就找上陈浩聊一聊。“浩哥,他们都说社区的舞台太小了,社工的职业没有什么价值,我心里也有点乱……你说,大好的青春很快就会过去,我们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面对我的困惑,那一刻他的表情突然间变得严肃,甚至是庄重。他说:“对我来说,每当我帮助社区居民处理完一个问题,调解了一个纠纷,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愉悦且幸福的笑容,我觉得我的工作有了意义。只要能为居民真正做点有用的事情,我就会坚持做下去。”

“子渊,你觉得呢?”那一刻,我浮躁的心突然安定了下来。“谢谢浩哥,我懂了。”对啊,只要心坚定、脚步稳,基层不照样能干出一番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吗?叫下这一声“浩哥”,从此,在我心底,更加认定了这个我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工作中的互动多了,我就自然而然认识了生活中的陈浩。和所有85后一样,陈浩也爱玩爱闹,有点小臭美,孝顺顾家,是个不折不扣的阳光暖男。

他对工作充满热情。社区工作繁杂琐碎,从征迁拆违到消杀病疫,从防汛抗台到抗雪防冻,从承办社区公共文化活动到调解邻里矛盾纠纷,从基层民主自治到创新社会管理……他都干得井井有条。几年下来,他从最初的社区卫生委员,一路干到了居委会主任,变动的是岗位,不变的正是他“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工作激情。

他时刻充满正能量。无论基层工作再苦再累,哪怕是被居民不信任、被误解、遭谩骂,他总能扬着标志性的灿烂的笑容,继续把工作做下去,直到做通为止,从没见他和居民红过脸。记得有一次老旧小区美化提升,我和同事爬上了五层的脚手架,指挥工人开展立面整治,遭到了个别住户的阻拦,从窗户里伸出晾衣杆、雨伞、扫帚驱赶我们。陈浩看见后,从一楼飞奔到五楼,一把抱住情绪激动的居民,用嘶哑的声音耐心地和居民做解释工作。当时我看得心里又气又难过,就在前一天,他已经用整整一晚上的时间挨家挨户做了40多户居民的思想工作,此时的他由于前一晚的“鏖战”,声带红肿到几乎讲不出话了,可他全然不顾,依然扯着嗓子,用微弱的气声稳住了场面。那一刻,全世界好像都安静了,我只能听见陈浩嘶哑的嗓音,显得那么有力量,这辈子都忘不掉。

去年7月份,很久没聚的我们在一块吃饭。那天,他突然跟我说最近这段时间心脏不舒服,经常有喘不过气的感觉。我说你应该赶紧到医院去做个全面的检查,他笑了笑,说工作太忙。

那次小聚之后,我继续埋头扎进了拆违整治工作之中,陈浩仍旧在为社区和居民的事儿奔前忙后,同在一个街道工作,我们约了再见,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下次约吧,以后有的是时间。”我们总这么想。

可命运竟是那么无常,2017年9月23日,我接到了陈浩去世的噩耗。那天晚上我反复翻看他的朋友圈:1月7日,社区金点子;1月8日垃圾分类我们一直在路上;1月9日绿化带种菜,农贸市场污染环境社区老大难问题怎么破;1月10日他发动大家一起捐款……朋友圈里有张照片是他2016年的通话记录,全年打出3238个电话,接到6075个电话。朋友圈里几乎都是和工作相关的内容,任何人看了都会为之动容。

追悼会上,我站在那里,看着大批自发赶来吊唁的社区居民、385个花圈、数不尽的留言和送别诗,脑海里都是你的片段,兄弟,再和我赴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赛吧,再听你讲一次闪闪发光的梦想吧,再让我们为同一个目标并肩战斗一回吧!

再多的话,哽咽在心里,最后汇成一句:兄弟,一路走好!我懂你!

站在民众之中

张姝

今天,是陈浩离开我们的第95天。

在这之前,我和大家一样,并不认识他。

第一次听说陈浩,是两位居民打进都市快报热线,倾诉对陈浩的思念。电话那头哽咽的声音,促使我们新闻工作者有责任去报道这位被居民惦记着的好主任。

很多人用送别亲人的方式来告别陈浩——去参加陈浩的追悼会。

作为记者的职业要求,我很想探究这份沉甸甸的感情为何而来,很想挖掘出陈浩忘我工作的精神是怎样炼成的?我更想弄明白,赵一德书记号召我们学习陈浩,我们究竟学什么?怎么学?

为了寻找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几度走进陈浩的社区、家庭。

请大家听一串数字,这是陈浩手机系统自动记录的每日走路步数:

8月27日,20120步

8月28日,20027步

8月29日,11933步

8月30日,19729步

当我看着几乎每天都是万步以上的记录,既心疼又生气。可是,陈浩老婆告诉我,晚上老公累的时候,就是站在油烟机下抽一根香烟,和她聊起社区的事时,表情总是笑眯眯的。

为了弄明白这份快乐来自哪里,我也学着陈浩,在社区里一圈圈走,意外地听到了很多琐碎小事。

有居民模仿陈浩走路给我看,他说,小陈主任,1米72,走路一跳一跳的,秋天路过元宝街的桂花树下,他爱闻一闻。有居民说,陈浩最喜欢的花是凌霄花,最喜欢的草是苏丹草。一位潘大姐竟然还带我去看陈浩“最关心”的铁门。

原来,这扇铁门破了一个洞,一只流浪小猫经常从中钻进去,撕破居民的垃圾袋,弄得楼道又脏又臭,居民说把这只猫打死算了。陈浩找来木板把破洞堵上了。他说,这样小猫进不去楼里,就会在花坛里安下家,它也是社区的一员嘛。

也正是在那一刻,我找到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真正明白了居民的不舍和眼泪。

在他们心中,离开的并不仅仅是一名社区干部,而是家里的一位亲人,也只有亲人才会记着那么多细小的点点滴滴。而根本之处在于,陈浩是以心换心的,他像爱着家人一样爱着上羊市街社区的居民们,甚至是社区的一花一草一木,一只流浪小猫。

陈浩常待着的地方,是社区里的一口井边。在这里,我找到了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曾有人好心劝陈浩,这口井很不好,老人们为了节约一点水费,跑这里来洗衣服,万一滑倒骨折,你要承担责任,多一点麻烦。

陈浩说,不仅仅是节约水费,是因为井水冬暖夏凉。陈浩为什么知道井水是热的?是因为他在这里撸起袖子,手把手帮老人们拧干过衣服、挑过水,用温暖的大手帮老人们捂暖了冻僵的手指。

《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09页中说,“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绝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

而陈浩正是站在民众中间的,他牢记着上羊市街社区有0.02平方公里、有3825户家庭、9700位居民、610位80岁以上老人;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就是陈浩的精神源泉,这就是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万松岭隧道开通后,紫阳山上的住户陆续搬走了,留下了周兴永家。去周大伯家得走一条狭窄的林间小路,117个台阶的路没有一盏路灯。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晚上不出门。直到有一天,周大伯的女儿开始上夜班了,女儿在山脚打来求救电话:“爸爸,我不敢上山。”留着络腮胡子看似“硬汉”的周大伯真的怕了,他气喘吁吁地奔进社区要求装路灯。

装路灯,需要协调市政、路灯办等好些部门,是个烦恼事,可是陈浩,特地等到天黑时去实地体验了一把崎岖漆黑的山路,他向周大伯承诺:“我一定帮你把路灯跑下来。”

直到今天,谁也说不清楚,为了这路灯,陈浩到底花费了多少心血。周大伯只记得装路灯那天,陈浩给工人们分香烟。那高兴的样子就像自家办喜事一样。

周大伯难受地说,直到装路灯那天,我还不知道这个小伙子叫什么名字。没想到他走了,我连一个花圈都来不及送。

陈浩虽然走了,但今天,编号为“大马场弄010-013”的四杆路灯屹立在紫阳山上,它的明亮温暖着居民,这是老百姓最真实的幸福感。

而陈浩不是一个人为居民的“幸福指数”在努力,我采访时,社区邹书记的嗓子每天都是哑的,社区里老年人多,说话得大声地重复一遍又一遍。采访那几天恰好下雨,社工陈力不断往社区里跑,我给他一次次递纸巾,后来放弃了,他的眼镜头发烂烂湿的……

我们杭州已经连续十一年成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我们城市每一个人的幸福感,正是需要大家拥有这样的精神和情怀,这或许就是赵一德书记在批示中说的,陈浩的精神就是“心系群众、甘于奉献、认真负责、扎实苦干的精神品质”。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坐标,也是我第三个问题的答案。

站在民众之中,铸就了陈浩的党性;站在民众之中,是陈浩用行动书写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站在民众之中,是我们共产党员的一颗质朴的初心。就像十九大报告中说的,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本版稿件均有删节)

嘉宾

张 姝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都市快报社记者

邹紫娟 上城区紫阳街道上羊市街社区党委书记

郭子渊 上城区紫阳街道

 

作者:   编辑:潘煜戈
上一篇: 小营“红巷”又添新成员 统一战线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揭牌
 【相关阅读】
上城视频 更多>>
上城新闻20170508总第406 ...
上城新闻20170424总第405 ...
上城新闻20170417总第404 ...
上城新闻20170410总第403 ...
上城要闻 更多>>
上城助力湖北鹤峰茶叶香飘世界
· 我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资源整合又 ...
· 区公安分局党委看望慰问坚守岗位 ...
· 区直机关工委召开贯彻“三联三领 ...
· 我区打击拒执罪领导小组第一次例 ...
· 我区举办文化创意产业培训班
媒体聚焦 更多>>
创新设计 智造未来
都市快报 | 上城首个心理服务工作室 5 ...
杭州日报 | 上城机关干部乐当“店小二” ...
杭州日报 | 晾衣竿里的为民细节
杭州日报 | 首届全国社区工作大讲堂在上 ...
杭州日报 | 南宋旅游年,上城牵手开封共 ...
美丽上城 更多>>
热情好客的苗家儿女 ...
西江千户苗寨
热闹的雷山苗年
红色赞歌 生日祝福 ...

联系电话:0571-87812128 E-mail:hangzhousc@163.com 2006-2007 © hzsc.hangzhou.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浙ICP备06036999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00号上城区新闻报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