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路上的他们,是人间四月天的美景
疫情期间,一同走进采荷街道夕照社区,了解那里发生的件件暖心故事……
请居民放心,吃饭不是问题!
疫情期间没法外出,如何获取生活物资?这不仅是封控、管控区居民面临的难题,更是街道及社区当前的重点工作。
“自4月5日三区划分之后,街道、社区第一时间对接,即刻安排居民的物质保障。目前根据封控要求,安排了一个星期的物资准备,并分三次发放给居民。”
红萝卜、西红柿、鸡蛋、肉、即食食品……满满的一大袋子,足足有5斤重,这是6日中午隔离户收到的暖心物资“礼包”。同时,社区安排了15位志愿者,一位志愿者对应一个单元楼道,严格地按照防疫要求,开展无接触配送。
7日上午,夕照社区开始为隔离户配送第二批物资“礼包”,涉及274户家庭。礼包份量很足,基本可以够一户家庭吃上三天。
下一步,街道还将在第五天派发一次三天量的物资,保障居民隔离期间的吃饭问题。
“谢谢大白们,这是我过的几个超级有意义的生日。”社区还为今天过生日的一个隔离户,送上鲜花和贺卡。
既是“居民”,又是“志愿者”!
“我本来就在防控区里,外加楼里楼外都还比较熟悉,很多活我都能干!”4月6日上午,穿戴着厚重的防护服,他来回穿梭在夕照新村40幢和41幢,负责给居民运送物资,联系楼道居民组建微信群、了解楼道困难居民的所急所需以便及时联系社区……别看当天的温度只有25度,一会儿时间,他的手套就湿透了,护目镜也充满了雾气,整个人就如同蒸在了烤炉里。
他叫蔡华仪,今年25岁,约5年前来杭州开始创业,现在在常青市场有一家店铺。听到“三区”的消息后,他赶忙联系社区,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我现在住的40幢被划为管控区了,明天店铺开不了,人也出不来,干着急有啥用啊,还不如出来帮帮忙。”
变身“闪送员”,打通需求“最后一公里”!
人不能出来,但是需要配药怎么办?6日一大早,社区工作人员就接到了住在管控区的牛师傅的求助。原来牛师傅患有高血压,需要一直吃药。没想要就这么凑巧,昨天最后一颗药也吃完了。“要是高血压犯了,没药可怎么办呀!”了解到牛师傅的情况后,志愿者徐雷赶紧联系了社区卫生院胡医生。三方沟通后,徐雷拿着牛师傅的病历本和空药盒子,帮忙配好药并及时送给了牛师傅。
“我是外地来杭走亲戚的,被隔离在亲戚家里了,我一直在吃的药吃完了,不能出门看医生要怎么办?”在封控区的邵先生格外着急地联系了该单元的志愿者。不出片刻,邵先生的医疗需求便传达到了街道工作人员王仙霞耳中。经电话初步沟通,了解到邵先生患有胆囊炎,一直在服药,现药已吃完,却被隔离了,不能出门。
“这个药跟之前的包装不一样,效果是一样的,按照原来的服用方法就可以了。”王仙霞立马联系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其配好药。
没过多久志愿者传达了邵先生的感谢,“谢谢,有你们在,我就放心多了。”
每颗炙热的心都将汇聚成磅礴力量。他们有不同的身份,但却有同样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