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news.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助力大城北产业腾飞 我区奋力塑造科创新底蕴、人居新空间

2022-05-16 14:15:23来源:上城报

本报讯 新动能、新宏图、新生态,正如潮水一般,向大城北奔涌而来。

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创新创业的新天堂。2022年春,杭州成为全国第六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数“破万”的城市。大城北也正结束焊花飞舞的过去,拥抱三生融合的全新未来。

去年由我区实施祥宏路联网路项目、丁桥单元36班中学及地下公共停车库等大城北项目17个,涉及交通路网、民生改善、生态修复等领域。随着从产业到民生一系列项目落地,数字化赋能产业服务综合体建设与开辟居民生活新空间两手抓,已然成为我区大城北规划建设的重要方面,将助力杭州城北在新一个三年蝶变新生。

平台搭筑 赋能大城北打造科创新图景

我区在大城北建设中的科创底蕴,早已深植。“十三五”期间,我区大城北建设主战场的丁兰街道上,丁兰智慧小镇拔地而起,目前初步建成西子智慧产业园、尚坤丁兰国际、中科院资本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启迪协信科技园四大产业平台。截至去年11月份,小镇入驻企业474家,其中数字经济企业382家,总部企业达到61家。丁兰智慧小镇已成为大城北产业腾飞、亩均效益领跑、宜居宜业的重要平台,为区块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世纪90年代初,在主城区发展空间十分紧缺的背景下,我区发展工业经济的强烈愿望与土地资源稀缺的矛盾日益凸显。1993年,杭州市委市政府下发文件,决定支持上城跨区建设工业园区,开启上城工业“飞地”发展的征程,地跨余杭、拱墅的上城区电子机械功能区应运而生。

进入21世纪,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主题下,这块蕴藏无限可能的飞地成为大城北产业升级、腾笼换鸟的改革高地。园区企业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截至2022年3月,工业园区的注册企业数从500余家增长至1220余家,高新企业数从24家增长至83家;浙江省中小科技型企业从18家增长到140家,市级以上科技科研中心从32家增长到67家,海兴电力、威星智能先后在主板上市,随后,杭州柯林、安旭生物等企业在科创板上市,0.6平方公里的功能区内已有上市企业5家,亩均产值从922万元增长至1000万元以上,位列全省工业产业园前列。

迈入2022年,为打造更优质的创新创业与生活环境,园区与钱塘智慧城有机融合,走入推进创新先进制造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全新纪元。

数字经济的高技术特征和分享性特征,既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也为均衡发展提供了共享机制,可以助力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面对服务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大需求,契机之上,创联汇数字化转型综合服务平台的搭建成为园区进一步做好创新创业服务、强化要素资源保障的缩影。

这个为企业定向推送各类政策、产品供应、技术共享、人才落户、民呼我为等服务的平台,是一种园区作为政府管理延伸触手的创新,“既体现了园区的服务属性对内服务入驻园区,又汇聚了园区的企业资源对外服务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创联汇已累计为416家企业提供服务1000余次,也纳入了市数字化改革数字经济系统“一本账”,进入市数字经济赛道。

共同富裕 助力大城北构筑生活新蓝图

在搭筑平台“引来金凤凰”的同时,统筹产业发展和配套,成为我区助力大城北建设,在共同富裕这一“题眼”上的继续延伸。

“真是好消息!路修好了,现在出行方便多了。”去年6月底,当年杭州市民生实事项目——祥宏路(新文村村界—余杭上园北路)道路联网项目顺利完工,家住附近的刘燕赞不绝口。

提起这项如期完成的项目,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仍记忆犹新:“时间紧、任务重、工期短,时值6月梅雨季节,无从捉摸的雨情,也给施工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为确保项目如期完成,现场“小雨不停工,大雨不歇工”,雨停即是全面开工的号令、雨落便是查漏补缺,并将线性施工调整到点块施工。随着雨季施工和“飞地”跨区建设等因素被一一克服,祥宏路工程如今已与小洋坝路(余杭区界—祥兴路)、祥茂路(上园路—通运路)、新文路(园中河—祥茂路)等道路一并,与周边拱墅、余杭地块路网联通。

建设的同时,一系列围绕生态建设理念、彰显区域特色和文化魅力的教育配套设施,也逐步落地,这将进一步完善周边产业园区的生活配套。丁桥单元JG0407-04地块24班中学作为杭州市第一批7个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试点项目之一,建设第一批绿建标识学校。据悉,“十四五”期间,我区在大城北范围内计划建成初级中学4所,新增学位6600个。这将进一步完善大城北区域教育资源配套,增添民生保障福祉,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作者:区住建局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