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学《足迹》 走在前:掌握百姓需求新变化 拓展为民办实事新领域

2022-08-22 10:01:21来源:中国蓝新闻客户端

连日来,我省各地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干在实处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总书记深深的为民情怀不断激励着大家,要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上争先示范,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在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房内,30名学生正积极备战今年11月举行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像这样的比赛,学校屡获佳绩。姜蕾老师清楚记得,2003年4月12日,习近平同志来到学校调研,强调职业技术学院的生命力,就在于专业适应社会需求,这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商贸分院党总支书记 姜蕾:让我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于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心,给我们带来了信心、希望和力量。


牢记总书记嘱托,19年来,学校相继开设民航交通、信息技术、数字商贸等五大专业群,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个性化的教育模式也换来了更加多样灵活的就业模式,让学生们在专业类赛场上频频出彩。


《足迹》一书中多次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群众冷暖,成为百姓的贴心人。在长广煤矿,他下到一千米的深井,了解生产情况,关心矿工生活。在丽水滩坑水电站,他牵挂5万多移民的安置情况。


如今,长广煤矿已转型走上新能源发展之路。滩坑水电站库区优良的生态,也让村民真正享受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红利。


原长广煤矿旷工许仁锁:现在看看到处都是产业,都是新能源发展。真真切切地关心我们普通老百姓工作生活。


青田县北山镇镇长叶利永:我们时刻不忘总书记“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的重要嘱托,建好滩坑纪念馆,凝聚共富带富的新时代北山人精神。

《习近平浙江足迹》中提到,为民办实事,要根据群众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不断拓展实事领域,丰富实事内容。


牢记总书记嘱托,武义5万多山民搬迁下山,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嵊州依托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出“民情日记”数字版,解决老百姓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学习中大家表示,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嵊州市石璜镇雅璜村党总支书记朱光军:接下去,我们将继续擦亮“民情日记”这张金名片,为老百姓解决需要解决的事情。


武义县全域办专职副主任金鑫:我们将一任接着一任干, 确保搬迁农户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努力打造共同富裕的山区样板。


作者: 编辑:高明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