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防御台风“轩岚诺” “浙”些数字化技术超给力

2022-09-04 19:24:04来源:浙江之声

浙江之声 今年第11号台风“轩岚诺”正在东海海域上移动,今天17点,“轩岚诺”距离浙江省朱家尖岛南偏东方向约340公里,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维持或有所增强。“轩岚诺”带来的风雨影响是很强的,特别是对东部沿海地区。

浙江防汛防台进行时,数字化来助力!多地纷纷启用数字化防台防汛技术,加强监测、研判和预警,精准落实各项防御举措。

台州:“智能防台”大显身手 确保返港船舶安全进入水域避风

台州海事局借助“海上智控平台”、“台海天网”等“数字化防台”应用场景,全力保障辖区海域的船舶安全返港避风。

9月3日上午,椒江海事处值工作人员通过“数字化防台”应用场景“台海天网”,发现7艘船舶未到安全水域避风,值班员立即用无线电、电话点对点联系船员,要求他们及时进入安全水域避风。

中午12点,最后一艘船舶即将进入椒江上游灵江避风,值班员通过台海天网实时进行指导。

台州椒江海事处值班员姚俊卫:像这艘浙椒机1289就是我们目前港内最后一艘未到安全水域避风的船舶,那我们现在就可以通过台海天网实时地掌握我们船舶避风的动态,直到这艘船到达安全水域。

在防御今年第11号台风“轩岚诺”中,海事部门借助“台海天网”系统,可以实时显示辖区内的船舶动态,轻松方便值班员实时监控。

据统计,此次台风期间,台州海事局依托浙江海上智控平台、台海天网等信息化手段,累计向港航企业、在港船舶、航经船舶发布预警信息49500余条,实施远程监控,对全市800余艘锚泊避风商船进行锚泊秩序引导维护。

舟山:防范地质灾害,这个数字化平台超厉害!

在舟山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指挥中心,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关注着台风轩岚诺的路径动态和来自舟山多个点位的实时画面。在数智大屏上详细显示了雨量变化,重要区域山坡位移情况等数据。

截至9月4日16时,舟山260处风险防范区432名各级责任人均已到位,累计巡查排查1358次,发布地质灾害黄色实时预警36条,均于1小时内完成闭环处置。

嵊州:数字化全方位水文监测 实时情况一目了然

为了使防汛防台工作更加精准高效,今年,嵊州市金庭镇投入50多万元,开发了一套镇级河道水文监测系统。该系统不仅包含了可以360度旋转的云摄像头,还有雨量、水位监测功能,一旦超过设置的警戒线,会立即报警提醒。

今天上午,在金庭镇防汛防台指挥中心大厅,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只需要动动手指 ,辖区内各条河流的实时情况就会显示在平板电脑上,大屏幕上还会同时出现雨量、水位等信息,非常全面直观。

金庭镇党委委员 竺鑫东:在以前的防台工作中,我们如果要掌握这条河道的水文信息,只能是我们的镇村干部24小时巡查,现在有了这套系统之后,应该说我们在信息的科学性准确性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瑞安:数字化手段精准预警城市内涝灾害

瑞安运用排水管控数字化平台,对排水管网运行数据进行全时段采集和监控,精准预警和防御城市内涝灾害。

在瑞安市公用集团排水建设发展公司调度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排水管控数字化平台,对瑞安市降雨、路面积水、泵站运行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工作人员对瑞安市各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据了解,为应对今年首个超强台风“轩岚诺”可能带来的城市内涝问题,瑞安市公用集团排水建设发展公司组织人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重点排水管网疏通、防汛设备调试、道路积水点巡查、泵站巡查等工作,并运用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检查道路积水点和排江口拍门排水情况,及时消除城市内涝安全隐患。

永嘉:防范次生灾害 第一时间向群众发出预警

在永嘉,声光电预警设备维护人员近日测试了各站点的运行情况。这套新设备能实时监测辖区内的雨量水位,并配有大功率高音喇叭和高亮度警示灯。一旦水位超警,就会第一时间向山洪危险区群众发出预警。

永嘉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廖俊杰:我们声光电监测预警设备能够通过现地预警,实时传输检测预警信息,第一时间通知危险区域的群众。

目前,永嘉县已在24个山洪灾害风险区,部署声光电实时预警系统,防范台风影响可能造成的次生灾害。

作者: 编辑: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