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上城新闻网>专题报道>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最新动态

我区成为杭州市“污水零直排”第一区

发布时间:2015-09-17 10:39:14 星期四

    堆筑河道围堰,用大型抽水车排干整条河道,20多个排污口被“灭口”,每天拦截污水量达5000余吨;建立“一口一档”,对所有河道的200余个晴天排水口进行了编号和统计;运用RFID电子标签技术、电子“河长公示牌”等多种智慧手段,对排污口实行智能化自动监测并实时播报;还成立了民间护河队……今年年初起,我区根据省、市“五水共治”工作要求打响了“零直排”创建攻坚战,辖区内五条河全面实现污水“零直排”,成为杭州市“污水零直排”第一区。

    排水口大普查,截污纳管源头治

    对市政排水设施与污染源点普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截污纳管工程规划修编。投入资金进行全区范围内的市政设施普查与综合智能管理平台的建设,其中包括全部道路和部分小区的排水管道普查,并结合截污纳管工作的需要,对各个雨水排放口上游的污染源点(包括直排河道的与排入合流管的)进行普查,8月底已完成全部清查工作。经过摸排,我区30多个河道排出口中,存在晴天偷排污水情况的有20多个,主要集中在新开河、新塘河沿线,平均每天排放入河的污水量差不多有5800吨。随后,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灭口”举措展开。比如,对违规的出水口进行封堵,并查找源头对相关排污单位进行处罚等。同时,在污水排放口附近开展了一系列截污纳管工程。今年以来,全区截污纳管项目共27个,投入资金约2500万元。如今五条河道的水质全线稳定在四类水质,相当于可以游泳的水质。

    一口建一档,长效巡查全民治

    我区对所有排出口建立“一口一档”,对所有晴天排水口进行了编号和统计,便于全面掌握情况,追根溯源。同时,将每个出水口包干细分到街道社区,借助社区和民间护水队的力量进行长效巡查。此外,在完善“河长”联席会议、考核激励、义务宣传等制度基础上,建立“河长”月报、专报制度,内容涵盖河道日常情况、巡查情况、水质检测情况及有关投诉等内容,便于各级河长及时准确地了解河道情况,第一时间协调处理。

    高端设备齐上阵,科技创新智慧治

    为了确保河道沿线晴天不排污水,我区还运用了多种智慧手段。比如,在排污口、溢流井附近安装电子标签154个。电子标签跟火柴盒差不多大,约2厘米厚,金属材质,用上了时下流行的RFID物联网技术。我区还陆续安装了10块能实时播报河道监测信息的电子“河长公示牌”,覆盖全区5条河道。今后,这5条河道的水流速度、PH值、能见度等信息,都将在这些电子“河长公示牌”上实时滚动播报,方便群众监督。此外还对全区的地下排水管网进行全面普查,建立大数据库,共安装完成150个智能监控系统。河道一旦出现大型漂浮物、新增污染物等,都能实现智能报警。

    民间护河队调动居民参与治水积极性

    每天上午7点30分到9点30分,家住新工社区的樊阿姨都要到家门口的新开河逛一逛。今年的1月份,紫阳街道的民间护河队成立,樊阿姨和叶阿姨承包了家门口620米左右的新开河河段。一个负责上午、一个负责下午,每次两个小时,600多米的河道,要来回走上10多遍。每次巡查完回家,樊阿姨都会在“巡河记录”上写上当天的情况。紫阳街道的社区分管着我区9000多米的河道。这些河道除了有区、街道的专门人员,还有56位民间护河队的成员,紫阳街道的张主任说:“这支队伍中,年纪最大的已经77岁。每一段河道,600米左右,有2到3个人管理,还给每个队员配上工作服,让他们劝导起来更有底气。”


来源:上城报    作者:任凡迪    编辑:任凡迪    
 
联系电话:0571-87812128 E-mail:hangzhousc@163.com 2006-2007 © 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浙ICP备06036999号 中共杭州市上城区委宣传部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