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线贯通的9号地铁线上,一览京杭大运河起点——三堡船闸
昨日,杭州地铁9号线南段两段线路同时开通,这标志着地铁9号线全线贯通。而在这地铁线上,一个小小的换乘站折射了城市发展缩影,蕴含杭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和谐共生的时代意味。它就是三堡站。
三堡站为6、9号线换乘站,位于上城区运河东路和钱江路交叉路口,沿钱江路呈东西走向布置。9号线车站增设B1、B2、D三个出入口。车站毗邻江南运河与钱塘江交汇处,突出城市发展与运河、钱塘江的关系,呈现城市与江河共生共兴的发展肌理。
从这一站点出来,就是三堡船闸,被誉为京杭运河与钱塘江实现“江河之吻”的地点。三堡船闸位于上城区四季青街道三堡社区,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起点,也是京杭大运河与钱塘江沟通的枢纽。
上世纪60年代后,由于公铁运输兴起、兴建水电枢纽、河道失疏等原因,钱塘江的航运能力逐步萎缩,昔日的水运繁华不再。80年代以前,钱塘江与京杭运河虽近在咫尺,但江河因堤坝而阻断,密密麻麻的船只只能在运河范围内航行。
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工程,可谓一波三折。早在1977年,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工程就由交通部列项,省交通设计院完成初步设计,但开工后仅在钱塘江边建成围堤1200余亩土地,工程就缓建了。
1983年11月12日,京杭运河钱塘江沟通工程重点项目之一的三堡船闸开工建设。闸室长160米,宽12米,设计年通过量300万吨。船闸上、下游均设有远方锚泊区。1989年2月1日,三堡船闸正式通航运行。
三堡船闸的建成,结束了京杭运河与钱塘江“江河相望、咫尺不通”的历史,拓展航程400公里,香港大公报盛赞这项工程为“地球划线工程”。
同时,该工程将钱塘江、京杭运河衔接起来,构成了以杭州为中心,以京杭运河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五大水系相连通的水运网,揭开了浙江省内河航道建设史上崭新的一页。
由于船舶的过闸需求远远高于船闸的实际通过能力,三堡一线船闸通航第一年,年实际通过量就超过了设计通过量,1993年达到了930万吨,处于超负荷运行。因此,当年9月,三堡二线船闸开工建设。1996年12月三堡二线船闸开始通航运行。
2017年12月29日,国家重点项目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京杭运河二通道)杭州段的关键节点工程——八堡船闸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22年杭州亚运会前建成并试通航。
数据显示,八堡船闸的年设计通过能力会达到7000万吨,是三堡船闸的近5倍。
届时,京杭运河杭州城区段将告别承担运输的功能,成为一条真正的城中景观河,而现有的三堡船闸区域,将打造成杭州又一城市地标——江河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