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快讯 上城要闻 上城发布 书记报道集 经济 人文 媒体聚焦 视频报道  民   政
时事快讯 上城矩阵 专题集萃 区长报道集 社会 法制 美丽上城 数字报纸  网上信访  网上办事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责任状承诺书 上城网违法与不良信息及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71—87828327,举报邮箱:scjb315@163.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关爱青少年行动专题  “文明出境游大讨论”专题  

当前位置
上城新闻网> 上城新闻> 外媒看上城
风雨茅庐 九月归来
在大学路上的郁达夫故居见证了郁达夫和王映霞的婚姻历程当年这座小别墅仅建造和装修就花了一万五千元,相当于现在的180万元
2015-07-22 10:59:10  来源: 钱江晚报  
    
上图为郁达夫故居改造效果图。

    他是写满觉陇《迟桂花》的富阳人,他是徐志摩的中学同学,鲁迅曾以世道艰难而著诗劝他不要移居杭州,可他“儿时曾作杭州梦,初到杭州似梦中”,终于在1936~1938年,他实践了“把家安在杭州”的那个梦,虽只匆匆居杭两年,可他漂泊一生,故居多处,只有杭州这座屋,他出手亲自设计。

    杭州上城区大学路场官弄63号有一座青砖黑瓦的老式房子,叫“风雨茅庐”,茅庐最初的主人是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

    这幢中西结合、清丽典雅的砖木小楼眼下正在施工保养。修缮工作结束后,将开始内部布展,预计8月底完工,故居将变身纪念馆。

    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郁达夫烈士殉难70周年之前,“风雨茅庐”将作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第六批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场馆,向公众免费开放。

    “风雨茅庐”1936年建成 当年花了一万五千元

    郁达夫的作品中曾多次提及“风雨茅庐”,这带给了他很多美好的回忆,不仅是创作的居所,也是与妻子王映霞的爱巢。郁达夫一生漂泊,出生富阳,早期留学日本,后又辗转广州、上海、杭州、武汉、新加坡等地,他的故居有好几处,但这幢建筑由他亲自设计。

    1933年4月,38岁的郁达夫举家从上海移居杭州。郁达夫、王映霞夫妇花了1700元买下了玉皇山后30亩山地,后来置换地皮,拿这块地换到如今大学路上的地,开始建屋。据王映霞生前回忆,新家于“1935年年底动工,熬过了一个冰雪的冬季……足足花掉了一万五六千元”,建成后,还“涂上了朱漆,嵌上了水泥”。

    郁达夫亲自为它取名“风雨茅庐”,由著名学者马君武题字。小记粗算了一下,1936年的时候1斤大米2分5,1700元可以买68000斤大米,按现在1斤大米2块3的价格计算,相当于156400元,那么,1935年的15000元建屋费到了现在大约是180万元,也够得上豪宅的标准了吧。

    虽然名叫茅庐,实际上却是一座精致的宅院,对于名实不符这一点,郁达夫也曾在回忆录《记风雨茅庐》一篇中自黑道:“中国的山人并不入山,儿子的小犬也不是狗的玩意儿,原早已有人在干了,我小小的再说一个并不害人的谎,总也不至于有死罪。”

    只在风雨茅庐住了两年,1938年,郁达夫的婚姻应了住宅的名字,“风雨大作”,之后他离开杭州去了新加坡。1940年两人离婚,风雨茅庐给了王映霞。

    “这次主要进行屋面翻修,排漏排危,然后油漆、粉刷。”湖滨指挥部的工作人员说,“上世纪80年代到2007年,这里一直作为小营派出所使用,2007年进行过一次大修缮,之后曾有文创单位入驻,为了办公方便,用的都是铝合金门窗,现代味有点浓。现在要恢复原貌,把门窗换成木制门窗,统一风格,让它有老房子的味道。”

    鲁迅著诗《阻郁达夫移家杭州》 热爱杭城的郁达夫坚决不改

    “风雨茅庐”分正屋和后院两个部分。临街的是两扇大铁门,进门有一条宽敞的水泥甬道,直通高台上的三间正房。甬道两侧有五六间平房。

    正房坐北朝南,当中一间为客厅,当年正中位置上挂着马君武所书的“风雨茅庐”。 西壁挂了中国传统国画,东壁有四个大镜框,是鲁迅先生亲笔手书的著名七律《阻郁达夫移家杭州》:“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何以举家游旷远,风波浩荡足行吟。”

    鲁迅与郁达夫一直保持着亲密交往,他深知30年代时局动荡,文学家难以驾驭自己的命运,所以借助诗歌含蓄地向好友郁达夫指出杭城环境险恶,希望他举家远游,离开杭州。遗憾的是,郁达夫虽然把鲁迅的赠诗高悬客厅,内心或因对杭州的情怀而无动于衷。

    后院与正屋以花饰砖墙相隔。后院,有一个天井花园,种着桂树和芭蕉,花木扶疏,假山石、金鱼缸,相映成趣。后院建有三间平房,其中两间书房,一间客房。书房三面沿壁全都排列着落地的高大书架,密密麻麻地放着数万册中、英、日、德、法等国文字的书籍。

    然而如今,这些字、画、匾额、书籍都已经消散在了历史长河之中,“杭州郁达夫故居的产权几经易手,有过好几任主人,房屋布置不同,文物也难以保全,”上城区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说,“这次修缮工作也是尽量恢复,已经联系了专家、学者,拜访了郁达夫的孙辈亲人,以及与郁达夫有过接触的人,尽量听取多方意见、建议,把故居修复成原来的样子。‘风雨茅庐’的四字匾额也会委托知名书法家重新写好。”

    卧室、书房大揭秘 故居展陈蛮接地气

    保养只是第一步,7月底修缮工作结束,杭州郁达夫故居将立即进入布展阶段。

    展览主要布置在主楼,也就是正屋,分为序厅-杭州足迹、走进郁达夫、杭州情怀、郁与文、尾片-永恒印记等5个篇章。郁达夫的卧室、书房也会在场景还原之后展出。

    各展厅的展板上将用简洁的文字勾勒出郁达夫的一生,陈列他的作品,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郁达夫气息”。

    其中一块展板就将分享郁达夫的童年故事,11岁的郁达夫曾遭遇一次“皮鞋风波”。

    在天真无邪的郁达夫眼里,穿一套洋制服应该配一双亮皮鞋才体面,得得得地在石板路上走,这样才能压服得了大他许多同学的心。可是,家里为了凑集学费,钱已所剩不多,但他的母亲还是答应给他去买皮鞋,两人就在富阳城里一家一家找,起初账房先生都很客气,一双一双地拿出来给他试脚,但一听到要赊账,账房先生都一样板起了脸,放大喉咙,说是不能赊欠。回到家,母亲要上当铺把衣服当了换现钱。这时小达夫心酸极了,哭着喊着,一把拖住母亲的手:“娘,娘!你别去了!我不要了,我皮鞋不穿了!”

    所以,这“风雨茅庐”里有郁达夫和杭州的情缘,也凝结了他几乎一生的故事,等建成后不妨去看看,再来读读他的《迟桂花》、《春风沉醉的晚上》,会更有感触。

作者: 本报首席记者 杨晓政 本报实习生 毛依依  编辑:甘莎莎
上一篇: 郁达夫故居“风雨茅庐”9月重修开放
 【相关阅读】
上城视频 更多>>
上城新闻20170508总第406 ...
上城新闻20170424总第405 ...
上城新闻20170417总第404 ...
上城新闻20170410总第403 ...
上城要闻 更多>>
上城助力湖北鹤峰茶叶香飘世界
· 我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资源整合又 ...
· 区公安分局党委看望慰问坚守岗位 ...
· 区直机关工委召开贯彻“三联三领 ...
· 我区打击拒执罪领导小组第一次例 ...
· 我区举办文化创意产业培训班
媒体聚焦 更多>>
创新设计 智造未来
都市快报 | 上城首个心理服务工作室 5 ...
杭州日报 | 上城机关干部乐当“店小二” ...
杭州日报 | 晾衣竿里的为民细节
杭州日报 | 首届全国社区工作大讲堂在上 ...
杭州日报 | 南宋旅游年,上城牵手开封共 ...
美丽上城 更多>>
热情好客的苗家儿女 ...
西江千户苗寨
热闹的雷山苗年
红色赞歌 生日祝福 ...

联系电话:0571-87812128 E-mail:hangzhousc@163.com 2006-2007 © hzsc.hangzhou.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浙ICP备06036999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00号上城区新闻报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