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快讯 上城要闻 上城发布 书记报道集 经济 人文 媒体聚焦 视频报道  民   政
时事快讯 上城矩阵 专题集萃 区长报道集 社会 法制 美丽上城 数字报纸  网上信访  网上办事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责任状承诺书 上城网违法与不良信息及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71—87828327,举报邮箱:scjb315@163.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关爱青少年行动专题  “文明出境游大讨论”专题  

当前位置
上城新闻网> 上城新闻> 外媒看上城
杭州隐秘地图之:仁和路70号
2016-05-06 10:35:00  来源: 杭州日报  

    

    现在,如果你在百度地图上搜“仁和路70号”这个地址,大概是搜不出任何结果的。以前直通到西湖边的仁和路,也因为湖滨名品街的改造,过了知味观就戛然而止。如果非要找的话,大概就是在现在的Prada专卖店的位置。依旧是二层的小楼,却已经与湖滨银泰的地下车库相通,贵宾可以直接从车库坐电梯上楼。虽然还是骑楼的风格,但陈列的已经都是舶来的奢侈品牌。

    如果认真翻,家里还能找到20年前,我的高中录取通知书,信封上的地址也是仁和路70号。当时,收件地址的抬头是“湖滨饭店”。店如其名,那个年代,真的就是湖边无数的饭店旅舍之一,毫无高大上之感。但每一个小人物都有他的故事,这个位于仁和路70号骑楼群也留下了许多回忆。

    历史的隐秘记忆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湖滨路

    50后的回忆是在骑楼下,换毛主席纪念章。湖滨路与解放路交接处附近的骑楼,是纪念章收藏者交流的场所,“文革”时期,很多人都自发到这里来交换纪念章。一些爱好者长期蹲守在骑楼下,索性在骑楼下摆摊展示。

    60后的回忆是骑楼下的杭州书画社,不管住得远近,也不管是中国书画还是西洋绘画,杭州人都去那买纸,买笔,买墨,买颜料,因为东西靠得牢。

    70后的回忆是车站、电影院,7路车本来是从城站出发的,但湖滨路这儿的人流量大,所以公交公司又增加了区间车,绕着西湖开。起点就在骑楼末端的平海路上,再往平海路走走,就有平海池,当年杭州最大的公共浴池,浴池对面是西湖电影院,当年约会的最佳去处。

    在我这个80后的记忆里,是湖边吹来的风,阳光下投射在地上的影子,还有骑楼里的一小段时光……

    骑楼,对于很多现在的小朋友来说,大概已经是模糊的记忆了吧。如果不记得,你可以回忆下这样的场景,湖滨名品街靠近南山路那一段,现在是一片餐厅的地方,那种格局就是骑楼。

    以前,湖滨名品街还不叫名品街,只是叫湖滨路的时候,那儿全都是这样的骑楼,只有中间环湖饭店那一段大约才是没有的。

    如果有兴致,你大可以从解放路延安路口那个天桥的位置,一路沿着骑楼往六公园的三联外文书店走。经过那时候杭州最好吃最好玩最好逛的地方——对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同样如此。

    王星记、张小泉、毛源昌都在骑楼一楼的那些店面里,各种特产商店,前缀不是杭州就是浙江,或者就是赤裸裸的西湖。除了藕粉扇子这些特产,还会有讨小朋友喜欢的塑料青蛙,还有那种一次性相机,尽管拍出来的效果时有漏光,但大家都买的乐此不疲。对了,怎么可以忘记那个亮黄色招牌的“杭州湖滨彩色摄影社”呢,招牌最显眼,生意也很不错,谁都想第一时间看到在西湖边留下的美景。

    从湖滨路往延安路走,能遇上第一家必胜客(但开得还蛮晚的),知味观,采芝斋,过了延安路还能找到第一家肯德基。我是没赶上延安路上饭店云集的好日子,但所幸素春斋还在,大个的香菇菜包的味道还是被清楚记下的。

    不只是吃,还有书店:少儿书店,比新华书店好玩多了,还有鞋店:大江南,两层的楼,里面有很酷的营业员,还有文具店:前进文具用品商店,有一年开学前在那儿买了个书包,昂首挺胸地走在延安路上,觉得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

    现在,多少日子不去湖滨那儿都不会惦记,因为已经让湖于外地游客了,连同那些贵且不好吃或是便宜但要付出大量时间成本的店们——想得到一些,就要付出一些的。

    上个世纪初湖滨地块的首度商业运作

    造就了杭州骑楼的出现

    仁和路70号的湖滨饭店客房风景最好的那一部分,就是建在骑楼上的。从仁和路口一直延伸到东坡路口,推开窗,看到的就是曼妙的西湖风光。

    骑楼是一种商住建筑,它的特点是上楼下廊。其沿街部分在二层以上扩出至街道边线处,由立柱支撑,二层以上一般为住宅,二层以下毗邻街道一侧形成建筑物内部的人行道(可自由步行的长廊),人行道的内侧一般是商店。

    骑楼下的长廊遮阳又防雨,既是店面的外廊,又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此种二楼以上扩出的建筑,在英语中被称为building overhang。从功能上来说骑楼算是改造建筑底层的一种创举。在福建、广东一带极为多见,为什么杭州也会有这样岭南风格的骑楼呢?其实杭州的骑楼的出现,还和当年的一个人、一次商业运作以及“一个差错”有关。

    这个人是褚辅成,浙江嘉兴人,九三学社发起人之一,中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辛亥革命在浙江的重要推动人之一。当时,他担任了国民政府浙江省首任民政长(民政长相当于现在省长),职务仅次于都督,也是浙江民国初年的第一任“省长”,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对清朝旗营的整体改造:拆除狭窄的坊巷、营房,建设新市场。

    他先规划在菩提寺路建造平房200间,安排仍留在旗营中的妇幼老弱(后转居到百井坊巷),一家一间,免费奉送。1912年开始拆除城墙,到了1916年拆除旗营,同时把钱塘门和西城门也拆掉了,建成最初碎石路面的湖滨路,从那时起市区与西湖连在了一起,之后就陆续建了一至六公园,这也是杭州最早的公园。

    当时,沿湖六个公园与四条“井”字形大道开工。除了临湖的湖滨路,其他均以旗营的城门命名:迎紫路(现解放路)、平海路、延龄路。这一规划,当年不能不说是一个大手笔,除了直接可以饱览西湖,湖滨的繁华也从此成就。

    依了“井”字形四大马路,次宽马路陆续开建。兴武路(现开元路)、仁和路、学士路、法院路、惠兴路、岳王路、吴山路等十余条马路因此修成,杭城的地图,在这里一改曲里拐弯的小巷,整齐划一如同几何图形。孙中山1916年来杭时,还以《道路为建设着手的第一开端》为题,作了一次演讲,大加勉励。

    仅仅一年,新新、蝶来、金城、西湖四大饭店相继开工,它们不同于传统的客栈,初具了后来宾馆的格局。略次于四大饭店的湖滨、环湖、清泰等六家旅馆,也建起来了,四方游客纷至沓来。国货陈列馆、圣亚美术馆等五家大型商店也初具规模,等到大世界、新新娱乐场、西湖共舞台等出现的时候,红火的“旗下”便真正成了市民的商业、娱乐文化中心。

    为了筹措建设资金,除了马路和公共建筑用地外,新市场内所有土地都进行公开出售,根据不同的商业价值规定不同的地价,一类地块为湖滨沿街或主要马路的交叉口,每亩1500元。但新市场的商住区土地标卖难度有点大,似乎进展缓慢。

    在褚辅成看来,开拓湖滨地块商业综合体的同时

    也有着特殊的政治意图

    当时,杭州人都有自己的房子,也没有眼下地段贵贱之说,在“旗下”的商业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之前,旅沪的浙商们也在彷徨。尽管当时标卖的地价并不贵,但是直到1914年,阮苟伯先生(留学回来后在杭州创办了国内第一所私立法政学校)买下那里的一块地时,土地标卖的标号才到“第十号”。在一张上世纪20年代的杭城地图上,旗营仍是空白一片,上标“前清满营,拟作市场”。

    当时,由于湖滨地块的丈量出了差错,不少业主买入土地后有面积的短缺,为了弥补他们的损失,褚辅成允许业主的沿湖楼房造出骑楼。这也是杭城仅有湖滨路一段有骑楼的由来,从当时的迎紫路(即现在的解放路)一直延伸到了平海路,修建了一大片连成一体的骑楼群。

    商业运作一旦起来,速度还是很快的,到20世纪20年代,主要的环湖道路基本建成,为日后西湖旅游大规模展开开创了条件。同时,新市场所有土地出售一空,地价上涨了八九倍。环湖的服务业、百货业悄然兴起,并且出现了一批老字号名店。湖滨地段,尤其是延龄路南段逐步取代河坊街成为杭城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不少老字号就修在了独一无二的骑楼的一层临街店面。

    在骑楼的走廊里,不仅能遮风挡雨,还可以摆摊买卖。当年修建的房子都是两层、三层建筑,一般楼上都是旅馆,每一家旅馆前的柱子纹样都不同。我记事那会儿,已经看不到这样的柱子了。骑楼从底层向上观察,依次为楼层、窗花,取决于每家主人的兴趣点不同,在墙面或楼柱还有各式花纹或浅浮雕。骑楼也是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楼上的木格窗花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楼顶与女儿墙则有西方古典建筑特色元素。

    在褚辅成看来,开拓湖滨地块商业综合体的同时,也有着特殊的政治意图。在与其共事过的骆正葵《慧老往事数则》中记述了这样一件往事,当年日本在拱宸桥设有租界,因为把海关码头也划了进去,不少投机资本家争先恐后地把妓院、赌场、茶楼、酒肆、鸦片烟馆等腐化享乐的场所,都开设起来,拱宸桥的市面顿时一片繁华。

    褚辅成当时决定要把日本人在拱宸桥的租界拦垮。采用的办法就是,把旗下营变成了新市场。加上西湖风景的特殊有利条件,拱宸桥的市面重心就转移到新市场来了。日本人原已有大批建筑材料堆放在拱宸桥,准备大兴土木,看到这个情形,也就不再建筑了。只好把建筑材料削价卖给新市场的建筑商人,一度灯红酒绿的拱宸桥,随着新市场的兴起,呈现了一片荒凉景象。

    我的湖滨记忆

    或许只是想象太美好,忘记了不好的日子

    小时候,母亲上班的单位,就在某一排骑楼里。从小到大,隔三岔五就会去单位玩,夏天的时候,二楼的枣红色地板总被擦得锃亮,赤着脚跑过还能听到尽头传来的回声,有着时间的厚重。

    被围在骑楼中间还有一个小花园,假山石错落堆砌,看不出美,但是孩子们最爱攀爬的地方,反正掉下来下面有个金鱼池接着,不深,不会出大事。

    读高中时,每逢母亲上早班的日子,我总是特别期待的。从家里骑上20分钟自行车,到母亲单位。等上片刻,她会端一碗知味观新鲜出炉的大馄饨,员工福利就是里面的配料特别多,榨菜、蛋皮、紫菜、虾皮,一把葱花。还有一个新烤好的烧饼,烫得手里捏不住。

    就坐在窗口吃,对面就是缓慢苏醒的西湖。没有广场舞和越剧在音响里较量着“谁才是真正的舞者”,没有人拿着面包等着小松鼠,只有耍剑的大伯,打太极的阿婆,还有那些铁制门板还没有放下来的营业亭,只有遮阳伞已经打开着,贴着价目表的木牌慵懒地靠着伞柄。

    高中要求穿校服,同班同学里有好几个都住我家附近,我差不多吃完的时候,总能看到穿着深蓝色校服的同学甲乙丙丁从远处骑来。

    放下碗筷,拎起书包,嘴都来不及抹干净,冲过骑楼二楼的那些木制地板,咚咚,咚咚,跑下楼梯,偶尔耍个酷,会坐在扶手上滑下去,枣红色的木扶手早就被人手和屁股盘得光亮油滑,摩擦力极小,吱的一下。

    楼梯下面是一方水磨大理石的地面,偶尔会很滑,像耍性子。大概只需要骑个两三分钟,就能追上同学,当然是气喘吁吁的,有点宽大的校服被风吹的晃悠起来,校徽在阳光下一闪闪的,还能闻到花香和剪过草后的泥土味道。

    放学回家,偶尔也会走同样的路,经过湖滨路的时候,最爱玩的游戏是几个人骑成一排,都单放手,搭在旁边人的肩膀上,整条路都被占满了。骑一个街区,然后嬉闹着放开。因为过了湖滨路,就到了望湖宾馆,路就宽了,有人转弯有人直行。

    那时候似乎没有很热和很冷的天气,或许只是想象太美好,忘记了不好的日子。

 

作者: 综合报道  编辑:俞凌洁
上一篇: “把老百姓当父母,就没有什么工作说不通”
——记东坡路社区书记娄李嘉
 【相关阅读】
上城视频 更多>>
上城新闻20170508总第406 ...
上城新闻20170424总第405 ...
上城新闻20170417总第404 ...
上城新闻20170410总第403 ...
上城要闻 更多>>
上城助力湖北鹤峰茶叶香飘世界
· 我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资源整合又 ...
· 区公安分局党委看望慰问坚守岗位 ...
· 区直机关工委召开贯彻“三联三领 ...
· 我区打击拒执罪领导小组第一次例 ...
· 我区举办文化创意产业培训班
媒体聚焦 更多>>
创新设计 智造未来
都市快报 | 上城首个心理服务工作室 5 ...
杭州日报 | 上城机关干部乐当“店小二” ...
杭州日报 | 晾衣竿里的为民细节
杭州日报 | 首届全国社区工作大讲堂在上 ...
杭州日报 | 南宋旅游年,上城牵手开封共 ...
美丽上城 更多>>
热情好客的苗家儿女 ...
西江千户苗寨
热闹的雷山苗年
红色赞歌 生日祝福 ...

联系电话:0571-87812128 E-mail:hangzhousc@163.com 2006-2007 © hzsc.hangzhou.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浙ICP备06036999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200号上城区新闻报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