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快讯 上城要闻 上城发布 书记报道集 经济 人文 媒体聚焦 视频报道  尚城笔谈  民   政
时事快讯 上城矩阵 专题集萃 区长报道集 社会 法制 美丽上城 数字报纸  网上信访  网上办事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责任状承诺书 上城网违法与不良信息及扫黄打非举报电话:0571—87828327,举报邮箱:scjb315@163.com!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关爱青少年行动专题  “文明出境游大讨论”专题  

当前位置
上城新闻网> 上城新闻> 外媒看上城
听三位专家讲述自己和宋韵的不解之缘——我在杭州追宋“潮”
2022-01-19 16:20:33  来源:   

编者按:“一部杭州史,半部在上城。”上城区是南宋皇城遗址所在地、南宋文化发祥地。怎样让宋韵文化真正可见、可感、可观、可传承?一批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身体力行,从不同维度潜心钻研。

德寿宫“复刻师”孟超——

让皇家宫殿“重见天日”

“过去一年,你对杭州哪里最熟悉?”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孟超,他的回答一定是:德寿宫。身为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师,2020年开始,他又多了一重身份: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设计负责人。

这座引人瞩目的宫殿,是南宋皇城大遗址综保工程的“开山之作”。2020年12月28日,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正式开工,力争在杭州亚运会前建成向公众开放。对于孟超来说,坐落在望江路和中河路交叉口的项目现场,是他每周必“打卡”两三次的地方。

走进项目现场,一座大型宫殿的基座初现雏形——靠近望江路一侧,十多级石灰岩台阶已经垒定。台阶之上,是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的主殿底板。尽管整座大殿主体还没有“立”起来,但皇家宫殿的宏伟气势已扑面而来。这座大殿,正是德寿宫遗址中区的主殿,面积1000余平方米,是目前杭州城内基址面积最大、规制等级最高的宋代皇家宫殿建筑遗址。

德寿宫原址占地面积近17万平方米。尽管“重见天日”部分只是冰山一角,但就这一角,孟超已经来来回回走了无数遍。

“希望能够根据我们了解掌握的综合文献和前期考古资料,将德寿宫原模原样地‘搭’出来。”孟超笑言,还有人将他的工作比作德寿宫“复刻师”。

怎么“搭”?建筑复原是第一步。皇家宫殿用料做工精巧绝伦,孟超和省古建院的团队格外注重这点。“我们选用了柚木,质地稳定,纹理和色泽也非常雅致,木结构之间采用传统的榫卯连接,遵循南宋建筑的法式特征和构造做法,原格局、原形制、原工艺。”

有时候,为了确定选用哪一种施工方式,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会“拉锯”好几个月。“比如西区遗址保护棚的屋面系统和机电设备的安装,原先预想的是在回填后的遗址面上逐层垫高保护层,搭建简易操作平台,但通过计算,这样可能对遗址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孟超说。

为了找到对遗址最小扰动的施工方法,孟超和团队开了将近20次会。“有时候讨论到夜里10时多,大家集思广益寻求‘最优解’。”

“搭”起来的德寿宫给观众看什么?“观众最想要的是和宋式生活来一场‘亲密接触’。”这一想法,将由约900平方米的出土文物展厅来实现。在目前的规划中,展陈将以南宋时期的家国情怀为主线,呈现发达的经济和对外贸易,让人们看到宋朝的韵味和风采,并对现实具有启迪意义。

和孟超团队并肩作战的还有数字化团队。“我们计划通过数字化展示手段,根据挖掘及征集的各种瓷器、书画、金石等生活物件,模拟展示南宋德寿宫内的一些重大场景,多角度、深层次展示南宋的礼仪、服饰、饮食、休闲等文化细节。” 在数字赋能下,宋人的日常,将从历史深处款款走来。

对孟超而言,德寿宫项目不是他经历的唯一一个遗址保护展示设计项目,但却有着其他项目无可比拟的特点。“南方地区宋代建筑遗存较少,更多的是从考古遗址和墓葬中找寻和印证宋代建筑的形象。德寿宫项目作为国内唯一的集宫殿和园林于一体的南宋皇家宫苑遗址的保护展示工程,从项目难度、精度上都给予了我前所未有的考验。”孟超说。

孟超和设计团队的“现场办公室”,就在项目现场一旁的二层简易小楼里。墙上挂着的工程进程表,他们熟稔于心。“我们工期排得很细致,日清日结。”300多个日夜,设计团队陪伴着德寿宫遗址“重见天日”。不久后,透过这扇“窗户”,世人将望见雅致俊逸、巧趣柔美、理性内省的宋韵文化。

南宋官窑瓷烧制技艺传承人金益荣——

再现瓷中珍品风华

如何烧制一件南宋官窑?在杭州,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少之又少。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工匠”金益荣是其中之一。

觚、羊头尊、纸槌瓶……器型古朴、胎壁消薄的生瓷一字排开。记者在杭州市凤山门金益荣工作室看到金益荣时,他正在给一堆生瓷上釉。只见他熟练地拿起其中一尊,稳一稳手,往釉水里一沉,几秒钟后迅速托起,一层釉就上好了:“南宋官窑胎薄釉厚,多层上釉后方才烧制。”

59岁的金益荣是丽水龙泉人,父母都在龙泉瓷厂工作。“我父亲主要做拉胚,母亲比较全能,修胚、上釉技艺都很好。”金益荣说,耳濡目染下,自己对青瓷也情有独钟,15岁就入了行,“那时候就听父母、师傅们说,南宋官窑是皇帝自家办的窑厂,出厂的瓷器品质达到了当时的巅峰。从此,南宋官窑成为我毕生追寻的‘明珠’。”

金益荣所言非虚。南宋官窑是宋室南渡、定都临安后,为满足宫廷祭祀、饮食、陈设及赏赐之用而设的瓷窑。中国制瓷史上有许多青瓷珍品,只有南宋官窑是真正的皇家御用瓷器。它汇集了当时最顶尖的陶瓷器烧造工艺,严格按照宫廷设计进行生产,在工艺上精益求精、不惜成本,代表了宋代瓷器生产工艺的最高水平。

制作工艺登峰造极,传世作品却“寥若晨星”。南宋官窑瓷器烧成后要经过严格挑选,精良者从窑场直接送入宫内,落选者便是瑕疵品,要就地打碎堆埋,无法像普通瓷器商品一样流入民间,这也就造就了它的神秘性和稀缺性。

正是这般“瓷中珍品”,勾起了无数后人孜孜以求,努力追仿之心。1998年冬天,金益荣从龙泉来到杭州创业发展,下车后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找,背着行李直奔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与南宋官窑的初见,并未如金益荣想象中那般惊艳。“第一次看到南宋官窑的时候,感觉还是比较简单的,可能是审美和文化修养还没有达到境界,还看不太懂。”但多去几趟就发现,越是简单的东西越难做,“光泽、器型、颜色差之分毫,气韵上就谬以千里。”

那段时间,金益荣几乎天天泡在博物馆里,连馆内保安都奇怪,怎么会有这么痴迷的人,盯着一个展品,反反复复绕着圈看,还时不时拿出笔记本来记几笔。“其实我就在琢磨南宋官窑独特在哪里、光泽怎样,怎么做才有可能仿制复原。”金益荣笑道。

胎釉择取炼制,烧制温控掌握……细枝末节的讲究,关乎着官窑作品最后的成型。“刚开始可以说基本没有成品率,辛苦几个月做好的坯体拿去烧,出炉的都是废品。”为了找到技术复制还原的关键点,金益荣付出了大量心血。至今,他的工作室里仍保留着一些瓷器碎片,“上万个试验品没法一一保留,就留点碎片纪念。”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反复调配釉料配方后,金益荣逐渐摸索出了个中奥秘。他依照传统技艺,成功复烧出了瓶、盘、盏等官窑风格的多件器物。

20多年的坚持,金益荣在南宋官窑青瓷烧制技艺复兴、器物复制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被授予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宋官窑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但他仍觉得不够:“简极美生,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扎根杭州以来,金益荣致力于南宋官窑瓷器复兴,一直没有离开“皇城根儿”。身为非遗传承人,他还将南宋官窑技艺带到了高校和中小学课堂上,让“瓷器明珠”在新时代绽放出独特的宋韵光芒。

南宋书房“掌柜”赵群伟——

“读”出宋韵味道

见到赵群伟,是一个周日下午。“特别忙,别说周末,我几乎是‘全年无休’。”最近,他忙着为上城区14个街道配送“宋韵书架”所需要的“宋韵书单”主题书籍,并指导街道文化站开展相应的特色阅读服务。

从鼓楼走进清河坊历史街区,袅袅书卷气从眼前的二层小楼氤氲而出。2020年国庆节,南宋书房揭开面纱,45岁的赵群伟成为了书房的负责人。来到南宋书房之前,他从事出版行业20余年,却在不惑之年选择了“跳槽”——秉持着换种新环境、与新鲜事物有所碰撞的初心,赵群伟和宋韵就此“遇见”。他从一开始就确定:这家书店,不仅仅是卖书这么简单。

“这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书店,包含很多功能。”构思之初,赵群伟和团队给南宋书房设计了全新的定位:包含6种功能的“6.0复合业态主题书店”。

书,是南宋书房的“金字招牌”。这里“藏”着千余种宋韵文化普及类读本和部分历代古籍影印本,致力于打造成为全国首家宋韵相关图书的集中展示中心。比如,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宋画全集》,是迄今最权威、最完整的宋画图像和文献集成,填补了我国宋画整理汇编的历史空白。

“我们不断在采购、补齐宋韵相关书籍品种,这是一项持续性、长期性的工作,希望将来读者寻找相关图书时第一个就能想到南宋书房。”赵群伟说。

除了“藏书”,南宋书房还要“开源”。赵群伟和团队以品宋系列研究为基础,策划出版了首套宋韵文化图书《大宋宫词》,该系列已出版发行三种,半年销售量3万余册,深受读者喜爱。赵群伟透露,后续还将出版《藏在宋画里的两宋史》,并同步规划宋韵系列绘本。

宋韵之美,不止于“纸”。赵群伟将目光投向了文创产品。前不久,南宋书房上新了一款“南宋书香”,由芸香、檀香两味组成,游客品茗读书时都会有淡淡香气萦绕身边。“焚香是宋人生活‘四雅’之一,这款独具南宋韵味的香气备受欢迎,首批定制2000盒已经售罄,我们正在加量补货。”

一味香料,一张邮票,一个盲盒……小物件中的醇厚韵味,是赵群伟想给五湖四海游客留下的杭州味道。在一楼时光长廊,为远方的亲朋好友寄一张宋韵主题明信片,成了不少游客体验清河坊之旅后画上的完美句号。

这一隅书房,接住了流淌的千年时光,也用独特方式为更多人打开亲近宋韵文化的大门。随着“宋韵是什么韵味”文化讲座、“南宋皇城文化游”主题研学、“宋朝果然活色生香”艺术沙龙等活动开展,越来越多年轻人踏进了这个原本陌生的世界,通过沉浸式体验激发出对宋式生活的兴趣。

在赵群伟看来,兴趣是最好的钥匙。“希望大家通过南宋书房这样一个平台,了解、接触宋韵文化,最后将宋韵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去。”

在这一点上,他比任何人都“身体力行”——“我把办公室搬到了南宋书房,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我以普通读者的视角去看待和参与,这样慢慢地会让我们离宋韵文化更近一些。”赵群伟说。

(据2021年12月7日《浙江日报》记者 张梦月 吴佳妮 共享联盟上城站 李凌婧)

作者:   编辑:魏卓溪
上一篇: 智慧城牛田安置房今年上半年将完成交付
 【相关阅读】
上城视频 更多>>
上城新闻20210226总第531 ...
上城新闻20210205总第530 ...
上城新闻20210129总第529 ...
上城新闻20210122总第528 ...
上城要闻 更多>>
上城区:肩负使命绘蓝图 融合发展开新局
· 上城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区第一次党 ...
· 我区举办2021年干部集体退休 ...
· 助亚惠企纳税服务志愿行动启动
· “我为上城建新功”劳模工匠迎新 ...
· 景芳未来社区 共富未来 共赴美 ...
媒体聚焦 更多>>
杭州人的仲夏夜活动来了!
| 智慧城牛田安置房今年上半年 ...
| 路更畅 孩子出行更安全 家 ...
每日商报 | 上城区推出19公里沿江党建 ...
杭州日报 | 文化建设构筑杭州全面小康精 ...
杭州日报 | 昨天,八千小学生踏进校园“ ...
美丽上城 更多>>
热情好客的苗家儿女 ...
西江千户苗寨
热闹的雷山苗年
红色赞歌 生日祝福 ...

联系电话:0571-87812128 E-mail:hangzhousc@163.com 2006-2007 © hzsc.hangzhou.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浙ICP备11041366号-1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上城区新闻报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