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看看专卖店那堵王冬龄的书法墙,昨天傍晚我特意赶去湖滨。
起因是媒体报道说,苹果公司在杭州——华东地区最大的专卖店,破例搞了一堵具有杭州文化、中国特色的书法墙。可是,我在欧洲、美国以及北京、上海看到的苹果专卖店,一律都是全玻璃的,怎么会在杭州破例呢?为什么要在杭州破例呢?杭州是凭什么让苹果破例的?
大惑不解的我,端着相机围着那堵墙仔细端详。非常挺括,不像一般的施工墙。书写的是苏东坡吟咏西湖美景最著名的诗。书法墙的中间,嵌入了一只红彤彤的苹果标志。书法墙前面,还有一堵矮矮的挡墙,上面有“即将开业”的字儿。今天的消息说,这确实是一堵临时的围墙,开业以后要拆除。不过,苹果公司这一招,还是吸引了非常多的关注和议论。
王冬龄是很多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书法家。微信朋友圈有人说,苹果专卖店用了“拖把大叔”的字儿。说的是,王冬龄喜欢把古人书案和个人内心修炼的书法艺术,当做公共艺术来表现。王冬龄早年去美国多年,受西方艺术观念影响很大,苹果公司自然是深入了解过的吧——如果要寻找一个唯一的书法家,王冬龄当然就是。
其次,是书写的内容。在历代歌颂西湖的诗词里,最著名的当然要数苏东坡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苹果人大概想,能够知道“苹果”,也一定知道几句诗词吧?
书法、诗词、西湖以及全白淡雅的设计,“苹果”几乎就是在用这面墙,向杭州致意啊。
从议论纷纷的情况看,“苹果”的目的似乎达到了,也就是杭州人被触动了。这面墙,可以看做是世界一流企业的行为方式。
当然,作为一个老杭州,我看到的还不止这些。
“苹果”专卖店所在地,30多年以前,是杭州最著名的“龙翔桥菜场”。这个菜场,规模大,品种多,在杭州人的心目中,相当于今天的“杭州大厦”和“万象城”。菜场西面是湖滨,周边居民和商店云集,浣纱河从菜场的北面蜿蜒流过。上世纪八十年代,菜场改建为一个餐厅,名字叫“红泥”,也是杭州著名的私人餐饮企业。
历史再往前一点,六千清军以及家眷,在此安营扎寨,这个地方就是著名的“旗营”。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1913年,杭州拆除城墙,湖滨一带曾经把西湖阻隔在墙外的城墙,全部拆除。随后是旗营拆除。
上世纪20年代初期,民国政府开始改造湖滨地区,把原来“旗营”范围的地方全部改造,项目名曰“新市场”。杭州最早的文化娱乐设施,西湖电影院和娱乐综合体“大世界”,以及一系列时髦的服装店、眼镜店和石库门建筑开始涌现。
龙翔桥,留下过我个人很多的生活记忆。妈妈的小姐妹,就在龙翔桥附近的“云翔”服装店工作。少年时代的暑假电影,基本上都是在西湖电影院看的。还有附近的胜利剧院,也是经常光顾的地方。很早以前,妈妈收藏了一张照片,是外公三兄弟,在西湖电影院演话剧《雷雨》的海报。外公的哥哥,曾经在上海的电影公司工作,思想进步,经常鼓动革命。可见,湖滨这个地方,也是有识之士,传播进步思想的舞台。
如今,湖滨又要有一次巨大的蜕变,成为杭州最时尚的核心地区,集聚了更多来自于世界的一流品牌。通过“苹果”施工书法墙所表现出来的信息可以看见,湖滨,又将会成为融合不同文化,接纳先进理念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