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我区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赋能疫情防控一线,精准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从严从紧打好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
牢牢筑起“数据防线”
区数据资源局集中骨干和技术人员展开攻坚,研究开发上线疫情数字驾驶舱,全面汇聚疫情地图、流调溯源、集中隔离点管控等多个维度的数据,并进行趋势分析,为区领导准确全面掌握疫情情况,快速精准决策指挥提供数据支撑。同时,马不停蹄上线“一表通”疫情防控督查功能。督查员可通过手机“一表通”直接报送“疫情防控督查”主题事项,实现全区督查情况边查边录、优化减少填报内容、报表实时汇总生成,还可“一键”查看全量问题,便于系统性梳理问题和回头看,进一步形成整改闭环。
闸弄口街道不断完善“一表通”数字场景健康监测功能,实现与核酸检测、“健康码”数据库互通,工作人员可通过数据仓快速核对平台下发数据,落实分类管控措施。落实“一码安”场景,由区人大、区人社局等结对部门和街道“一室一站一社区”人员每天两班滚动巡查,扫码提交防疫检查结果,后台分类转发给执法部门或社区网格督查整改。
清波街道智能社工“小清”发挥一秒呼出、全域覆盖的优势,承担起宣传、排查和通知的任务,以数智力量助力街道战“疫”。“小清”上线不到5个小时,就拨打了近万个电话,同步发送近万条短信,为社区工作人员的排查工作提供了前置性数据。
智慧应用各显“神通”
在收到流调数据信息后,望江街道根据具体情况细分人员类型,针对需要实行居家隔离的人员,充分发挥“电子封条”精密智控作用,调拨250套电子封条,及时上门安装。如出现异动,社区工作人员会即时收到设备发送的短信、电话等警报提醒,及时上门核实处理,做到精密智控。
针对近期大量的红黄码转码工作,南星街道自制健康码异常报备二维码,实现居民网上自主开展个人信息填报、同住人员信息填报和近日行程报备,减少社区电话询问量和信息录入量。
为群众做好便捷服务保障
区审管办介绍,笕桥街道通过线上平台收件,实现“数据跑腿”替代“人工跑腿”,这种“不见面”模式能有效减少大厅人员流动与接触,最大程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目前,笕桥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大厅日均办事人数约为50人,同比下降35%。
全区有众多专业市场和农贸市场,如何保障群众进出安心?区市场监管局利用“疫情防控在线”“药店疫情监测警戒系统”“美团、饿了么、叮当快药”等平台系统进行在线巡查,实时督导专业市场、农贸市场、药店落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发挥好“哨点”监测作用,目前已发出整改提醒105条,全部实时整改。
区民政局线上通过海康威视“萤石云”平台对养老机构的全封闭管理进行实时监控,根据最近12小时的平台数据反馈,及时根据老人需求做好保障。
此外,九堡街道运用“小脑+手脚”模式助力疫情防控工作,通过指挥中心大屏对各小区、市场、大型商超等重点场所和居家隔离点进行空中巡查,同时,170名综管队员在辖区进行不间断地面巡查。当监控画面发现异常情况时,指挥中心立即派单给附近综管队员进行处理。“人防+技防”大大加强了疫情防控工作力度,牢牢守好抗疫“基层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