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区文明委全体(扩大)会议暨文明城市国测、省测迎检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区委书记、区文明委主任刘颖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动员全区上下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高标准,全面做好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区委副书记、区长章燕主持会议。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文明委副主任范卫东通报文明委今年以来工作情况,部署下一阶段工作要点和文明迎检工作。区领导王文硕、李军、惠海涛、韦云、毛素云、步汉英,以及相关部门、街道主要负责人参加。
刘颖对全区前一阶段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他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思想认识上重视不足、放松懈怠,体制机制上覆盖不全、监管缺失,专项整治上整改不力、问题反弹等一些问题和短板。
就抓好今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刘颖要求,一要聚焦“思想”这一核心关键,全面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突出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举措上精心谋划、成果上出新出彩、资源上统筹整合。做强“红巷新声”等理论品牌,实施党的创新理论走心工程,努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入脑入心。深入开展共同富裕示范区、数字化改革、亚运会等重大主题宣传,进一步巩固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二要聚焦“群众”这一重要主体,积极打响文明实践品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久久为功擦亮“最美现象”金字招牌,精心组织好道德模范(最美邻里)等评选工作,不断浓厚城市文明氛围。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服务、文明礼仪”等各项实践活动,持续深化“孝心车位”“邻居节”等文明品牌,让健康的饮食理念、绿色的生活方式、清新的社会风尚入心见行。三要聚焦“数字”这一变革趋势,全面夯实文明数字底座。依托数字化改革,大力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智治”水平,打造联通全区、覆盖全域,多向互动、节能高效的文明实践云中心,加快构建从“身边”到“指尖”的文明实践新生态。积极构建、持续完善未来社区宣传文化多跨场景应用,通过大数据分析群众需求变化,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使文明创建活动更加贴近基层实际、更加富有时代气息,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四要聚焦“宋韵”这一区域特征,大力厚植城区文化底蕴。深挖文化精髓,加强系统研究,加快提炼宋韵文化的精神实质和气韵特质,形成宋韵文化的经典表达与核心竞争力。精雕文化印记,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传承利用,加快德寿宫、笕桥历史文化街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抓好馒头山、南宋御街、皋亭山等区域文化挖掘利用,有序推进南宋皇城大遗址和钱塘江古海塘申遗工作。激发文化活力,办好2021年南宋文化节等活动,加大宋韵文化IP开发力度,持续擦亮“南宋文化”“钱塘江文化”两张文旅金名片。
就做好今年国测、省测各项迎检工作,刘颖强调,必须树立起“分毫必争、锱铢必较”的意识,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统筹兼顾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区文明办统筹协调,街道部门社区层层压实责任,凝聚创建合力,切实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